目录

第9章 香皂收音机,出摊旺人气

远处张宝山那几位的眼神儿,刷地一下就变了。

又惊又羡,还带了点儿…眼红。

林卫东心说:“成了,火候到了。”

他没跟昨天似的急着闪人,反而抬脚朝张宝山那边走过去。

张宝山他们立马站直了,以为他要咋呼啥呢。

林卫东却咧嘴一笑,从兜里数出早就算好的三十六块钱(一成利),直接递到张宝山跟前。

“宝山哥,说好的一成,拿着。”

张宝山愣住了,看着那三张崭新的票子和几张零票,一时没转过弯儿来。

他手下那几个小子,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这就…给钱了?站边上瞅了半天,啥也没干,就能分这么多?”

张宝山迟疑了一下,到底还是伸手接了过去。

钱是真的,还带着林卫东兜里的热乎气儿。

“小子,你……”张宝山看着林卫东,有点卡壳。

“宝山哥,我林卫东说话算话。”林卫东语气挺实在,“这才刚开头呢。不过……”

他话头一转:“光指着这电子表,量太少,压钱,风险也大。我想再弄点别的货,把摊子铺开点儿。”

“弄啥货?”张宝山顺嘴问道,思路已经被林卫东带着跑了。

“香皂,还有这个。”林卫东从挎包里,掏出两样东西。

一块是包得挺俏、闻着喷香的“蜂花”牌檀香皂。

另一个,巴掌大,带个小天线,是台“红灯”牌半导体收音机。

嘿,这两样可是紧俏货。

八十年代初,谁家不想用块好香皂?肥皂那是洗衣服的,香皂才是“生活”……

至于收音机,那可是时髦年轻人的标配,听邓丽君,听新闻联播!

这两样,也是他拿昨天挣的钱,托黄老鼠那路子搞来的。

八十年代刚开头,大家日子刚松快点,就琢磨着咋过得舒坦。

一块好闻又经用的香皂,自己用、送人都有面儿。

一台小巧的半导体,听个响儿,解个闷儿,年轻人稀罕,有些爱听新闻的老头也喜欢!

张宝山瞅着这两样,有点犯嘀咕:“这玩意儿…也能挣大钱?”

香皂供销社里有哇,收音机是少见点,可也没电子表那么扎眼吧。

“挣不挣钱,试试不就知道了?”林卫东笑得挺有底气,

“宝山哥,电子表本钱高,风险大,不适合兄弟们都上。但这香皂和收音机,本钱低,好卖。”

“咋样?有心思没,让你手下兄弟们也捣鼓捣鼓?”

他瞅着张宝山身后那几个眼睛发亮的小子,接着说:

“我给你们匀货,价比我拿的高一丢丢,给我留点跑腿费就成。你们拿去卖,在集上找不同的地儿摆摊,卖多少,挣多少,都算你们自个儿的本事!”

“当然,”他又补了一句,“怕担风险,帮我卖也成。还按老规矩,卖出去的货,利我分你们一成。”

张宝山跟他那帮小兄弟,这下彻底活心了。

尤其是后面那帮小子。

能自个儿当老板挣钱,谁还乐意天天跟大哥瞎混,或者提心吊胆地收那几毛一块的“看场子钱”?

张宝山看看手下兄弟们那眼巴巴的样儿,又掂了掂手里那实打实的三十六块钱,一咬牙。

“好!林老弟!哥哥我跟你干了!”张宝山拍着胸脯,“你说吧,咋整?”

“简单!”林卫东立马把想好的道道说出来,

“香皂,一块五毛五给你们,你们卖两块。收音机,二十块给你们,卖二十五。你们先拿货,卖完了再给我钱。”

这价儿,他自己有赚头,也让张宝山他们有奔头。

“而且先拿货后结账,够意思吧?”

张宝山大手一挥:“行!就这么定了!黄毛,你带俩人,先跟林老弟拿十块香皂,五台收音机,试试水!”

黄毛几个小子立马来神了,赶紧跟着林卫东拿货去了。

没多会儿,县城集市的犄角旮旯里,就多了几个新摊子。

摆摊的都是平时街面上晃悠的“二流子”,但今儿个却都人模人样的。

每个摊子前,用粉笔歪歪扭扭写着几个字:

“林记百货”(林卫东让他们统一的,简单好记),摆着香皂和收音机。

林卫东自个儿也没闲着,他不卖电子表了(那玩意儿得悠着点,不能一下全撒出去),

也摆开香皂收音机,还在各个“分号”之间转悠,指点指点。

他教那帮小子怎么把东西摆好看点,怎么吆喝拉客,怎么跟人磨价,碰上事儿咋应付……

开头,那帮小子还有点拉不下脸,吆喝起来嗓子眼儿都发紧。

但钱是个好东西啊,能壮胆!

加上林卫东在旁边给他们鼓劲儿,没一会儿就上道了。

香皂和收音机,瞅着没电子表那么唬人,但确实是实打实的“硬通货”。

不断有识货的老乡过来问、过来买。

“同志,这檀香皂真香!给我来两块!”

“哎,这红灯牌收音机能听中央台不?清楚不?给我试试!”

别说,这买卖还真不赖!

一天跑下来,几个摊子总共卖出去几十块香皂,十几台收音机!

单件利不高,可架不住量大啊!

晚上收摊的时候,黄毛他们捏着挣来的钱,乐颠颠儿跑来跟林卫东结账。

当他们数着手里那一张张还带着墨香的票子,算明白自个儿一天挣的钱,

比过去一礼拜甚至半拉月挣得都多,那股子激动、那股子带劲儿,真是头一回尝到!

再瞅林卫东那眼神,彻底变了味儿。

那不是看“肥羊”或者“临时搭伙的”,那是打心眼儿里服气,甚至…带点儿仰视!

“啧,看看这帮小子,眼睛里都有光了。钱真是最好的鸡血!这就算是初步收编了吧?”

张宝山更是咧着大嘴直乐。

他今儿没亲自下场,但手下兄弟们发财了,他这当大哥的“抽头”能少?

而且,看着林卫东真有道行,带着大家伙儿挣钱,他心里那点儿最后的疑虑也飞没影儿了。

他一巴掌拍林卫东肩膀上,真心实意地说:

“林老弟!你可真是哥哥我的财神爷啊!往后,这县城地面上,谁敢找你刺儿,就是跟我张宝山过不去!”

林卫东嘴上没说啥,心里却在乐呵:

“得嘞,这保护伞算是撑起来了。利益共同体,比啥口头承诺都牢靠!”

两人的关系,从原先那不靠谱的口头约定,变成了绑在一块儿挣钱、更稳当的合作!

林卫东也偷偷松了口气。

这“遍地开花”的地摊联营模式,算是转起来了。

这天晚上,林卫东兜里揣着一天挣回来的,沉甸甸的小三百块回了家。

当他把这笔“巨款”放到老妈手里时,王秀莲的手抖得跟筛糠似的,半天没接稳。

“这……这这……这么多?哪来的?”

作者花希说:

本书架空世界观,书中出现的人名、地名与现实无任何联系

书评(0)

如何追书:

【友情提示】追书不用愁,免费领取红薯银币!

【安装APP】 戳这里下载客户端,在客户端内搜索:“128881”即可阅读,每日签到领银币,好书免费读!

【百度搜索】 在百度中搜索:红薯中文网,进入网站并搜索本书书号“128881”,即可找到本书。

微信内可长按识别

或在微信公众号里搜索“红薯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