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十四章 日机轰炸

果然,天窗打开后,来了烟囱效应,包厢里竟有了丝丝的晚风。庄坤林见赵县长问话,本想一抒己见,但隐约感到赵县长话里有话,在探测着自己的思想。

庄坤林笑着对赵县长说:“北平发生了卢沟桥事件,上海日军向国军发动了大规模进攻,赵县长是县城的政治领袖,我应该听赵县长的看法哩。”

赵县长见庄坤林并无高见,便说道:“中国人的要素、物的要素、组织的要素,没有一种能和日本比拟,战必败。”

赵太太和赵林,纷纷点着头。

“未必!”庄坤林又喝了口酒,红着脸,忍不住说了出来。

赵县长摆了摆手,只当庄坤林多喝了三五杯酒,兴致勃勃地继续说:“汪精卫先生已经多次向蒋委员长进言,要打开中日谈判的大门。汪先生讲,主战的目的是让国家能够独立生存下去。如果能达到此目的,和日本言和也不失为一种手段。”

庄坤林又喝了口酒,站起身,激动地问:“依赵县长的意思,中国只能言和,不能抗战了?”

赵县长笑着对庄坤林说:“日本占领区日益扩大,重要海港和交通路线,日本唾手可及。我国财政日益匮乏,一味主张焦土抗战,这些人是不坦诚的表现。”

赵县长侃侃而谈,心里压根看不起庄坤林。在赵县长心里,庄坤林就是个大毛孩子,从建庄家村护村队这件事情上,赵县长就吃定了这个书呆子。

庄坤林实在忍不住了,又猛地喝了口酒,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激动地说:“据我了解,蒋委员长发表了《告抗战全军将士书》,和平既然绝望,只有抗战到底。蒋委员长号召全中国人民,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赵县长,待到全民抗战这一天,只要赵县长振臂抗战庄坤林必将抱死追随!”

“好!”黄大树情不自禁叫了起来。

赵县长依旧微笑着,问庄坤林:“国民政府如果积极抗战,共产党趁机闹腾起来,又该何办?”

庄坤林酒劲上来,头脑显得有些沉重,但心里面清醒,笑着对赵县长说:“共产党中央已经向南京政府发电,愿在蒋委员长指挥下,努力抗战红军主力准备随时出动抗日哩。”

赵县长愣住了,庄坤林酒后吐真言,知道的东西还真不少。怪不得当初李大厅长准备让庄坤林取代自己哩。

赵县长的脸色变得凝重,脸上明显透着不快,但微笑依然挂在嘴角。

旺松赶紧站起,对庄坤林说:“坤林,莫谈国事。中国这么大,人才多着哩,我们是生意人家,管什么抗战?抗战是政府考虑的事,我们的追求只有一个,赚钱!”

赵县长听旺松一讲,开心地笑了,对着旺松竖起了大拇指。

袁通见此情景,连忙笑着对袁大奶奶说:“兰儿娘,酒已喝得尽兴把状元楼制作的月饼赶紧上桌,让赵县长和赵太太品尝哩。”

月饼用镶着金边的精致瓷盘装着,每人一份,有松子月饼、芝麻月饼、肉松月饼等近十个品种。赵太太用筷子夹了一小块豆沙月饼,慢慢地品尝满意地点着头。

赵县长吃着月饼,突然冷不丁地问:“庄坤林,你是从哪儿知道这些消息的?”

“收音机里。”庄坤林头也不抬,脱口说。

“噢!”赵县长微笑着,边吃月饼,边用手指轻轻地敲着桌子。

中秋节过后,县城的居民感到空前恐慌,人们纷纷开始屯积粮食提取存在钱庄的钱,家里值钱的物品尽可能藏匿起来。

县城的百姓但凡乡下有亲戚的,陆续开始将娃娃送至乡下,不安的气氛笼罩在县城上空。

中秋节当天,日本飞机对南京城开始实施轰炸。此后四个月,日军飞机在南京城上空疯狂投弹,南京城笼罩在血与火之中。南京城的难民开始向周边县城涌动,飞机轰炸的不幸消息几乎天天都有,县城离南京不远受此影响,居民们在惊恐不安中度日。

南京被轰炸的第三天,庄坤林便果断将孩子们转移到庄家村。旺松

极力劝爹爹和袁大奶奶带着孩子们一起去乡下。袁通不愿离开袁宅,袁大奶奶劝说也无用,只能把心横下来,要死要活都与袁通在一起。

旺松走不了,放着一大摊业务,再说形势不明,不到火烧眉毛他不能离开县城。他的粮食生意,这几个月特别旺,军队催着他供粮,县城的居民排队购粮,米价一再上涨——钱像木果河的水,源源不断地流向自己的腰包。

乡下的种田大户早就和旺松签订了秋粮买卖合同,因此旺松的粮库几排仓库,粮食堆得小山般高,每日车流喧闹。

袁家的状元楼这几月生意也出奇地好,不知居民和商户出于什么心态,舍得吃,舍得花,消费的劲头丝毫不减,好像口袋里的钱是白捡的。

袁通不去乡下,有自己的主见。日军飞机对南京狂轰滥炸,因为那是国民政府的首都。县城很小,在地图上根本不显眼,历史上也不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心存侥幸,认为日本飞机不会轰炸县城。他依旧如往常一般平静,或坐在椅子上品茶,或去天井角落里赏竹,心情好时吟诗作画日子过得逍遥自在。

这天,旺松听到拉粮的国军讲,日军将很快进攻南京,南京城里的中国军队天天修筑工事,士兵的弹药都是足额发放。国军士兵讲,县城也是南京的门户,日军攻打南京,必定会分兵攻占县城,以县城为立足点分兵合围南京。

旺松听了,心里着急,特地赶回家,见袁通正悠闲,开口就说:“爹爹你和我娘这阵子务必去乡下躲一下,日本飞机说不准哪天就来轰炸了。”

袁通笑了,对旺松说:“儿子,放心好了,县城小,不值得日本飞机来扔炸弹。”

“爹爹,刚才国军拉粮的兵丁讲,县城是南京的门户,日本人必定会来的。”

“哈哈哈!”袁通大笑,对旺松说,“南京的门户是紫金山哩,这紫金山上架大炮,可以轰到南京城哩。县城就是县城,哪是南京的门户哩。”

旺松苦笑,摇摇头,心想,爹爹还是老脑筋,待会儿坤林来了,让坤林再劝下爹爹吧。

前天,婷婷去外闲逛,只见原先繁华的街道人流稀少,问店老板才知县城的居民稍有些活络的,早就举家跑乡下了。

婷婷有些害怕,回到家中与小桃红一讲,小桃红顿时慌了神。两人商量,既然袁通脑子一根筋,不如明天自己带着孩子先去庄家村。

晚上旺松回来,婷婷和小桃红把话直说了,正合旺松心意。第二天一早,旺松弄了辆马车,准备将婷婷和小桃红及孩子们送去庄家村。马车将要动身时,旺松特地关照小桃红:今日中午,请坤林来家中,自己有事要坤林帮忙。

旺松要坤林帮忙的事情就是秋收后庄家的粮食,想请坤林说服庄家大奶奶把粮食卖给自己。庄家千亩良田,一年要收多少粮哪!

自从中秋夜在状元楼与赵县长热议国事,庄坤林的心一直悬着,从赵县长对汪精卫欣赏和敬佩的态度上,隐约感到赵县长日后必定是“言和派”这与国民政府蒋委员长的抗战决心明显背道而驰。

从收音机里庄坤林了解到,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播发了在庐山发表的《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蒋委员长在庐山公开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中国共产党庄重承诺,愿为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彻底实现而奋斗,取消一切推翻中国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将奔赴抗日前线。

庄坤林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这意味着在蒋委员长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团结抗战的同盟已经形成,自己再也不要隐藏共产党员的身份了。庄坤林此时迫切想见兆明亮,想听兆明亮对时局的观点,更想通过兆明亮明确下一步要做的事情。

上周,庄坤林在家中终于盼来了兆明亮。兆明亮风尘仆仆,情绪高涨笑着对庄坤林说:“坤林,好久没见,是不是想知道我去了哪里?”

庄坤林冲老同学挤挤眼,意味深长地说:“我从广播里知道了些大事这心里越明白,越是想念你哩。”

兆明亮严肃起来,对庄坤林说:“这段时间,我去参加了江西、福建、浙江、安徽等八省红军和游击队的整编工作,现在统一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庄坤林也严肃起来,问兆明亮:“老同学,我们在这场抗战中该如何做哩?”

兆明亮笑了:“坤林,我今天就是来告诉你,新四军成立了溧高县政府,由我担任县长,组织上任命你为新四军韩湖区区长。以后,我们共同开辟韩湖区抗日游击根据地。”

坤林很激动,紧紧握着兆明亮的手:“明亮,我庄坤林一定服从组织安排,和你一起开辟新四军韩湖抗日根据地。”

“庄家村自卫队现在哪里?”

“贾亮和黄大树带着,在刘家村训练哩。”

“哪个刘家村?我咋没印象?”兆明亮疑惑地问坤林。庄坤林便将刘

家村的起源与兆明亮一一细说。

兆明亮听着听着兴奋起来,说:“既然县地图上没有刘家村,那日本人的地图也不会有刘家村这个地名。这里就是好地方,以刘家村为基地目前需要保密。”庄坤林受了点化,也兴奋得两眼放光,不住地点头。

大奶奶和庄世伯执意要留兆明亮吃晚饭,兆明亮笑着对大奶奶和世伯说:“伯父伯母,我还有许多事情要办,改天再来叨扰哩。”

大奶奶笑着说:“明亮哩,你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你不说我也知道你是共产党的人。”

庄世伯笑着不语,友善地看着兆明亮。

庄坤林笑着对大奶奶和庄世伯说:“娘,爹爹,蒋委员长和国民政府已经公开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往后,共产党光明正大地抗日,谁也不能对共产党说三道四了。”

兆明亮对坤林说:“坤林,你的事情你爹娘都知道了?”

坤林笑着摇摇头。

“伯父伯母,坤林是我们新四军的区长了,他呀,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哪。”兆明亮兴奋地把庄坤林的真实身份告诉了大奶奶和庄世伯。

大奶奶和庄世伯似乎并不意外,大奶奶激动地对庄世伯说:“世伯咱家儿子干的是大事,走的是大路。”大奶奶又笑着对兆明亮说,“明亮哩你第一次来庄家村,我就已经猜出来,你不是一般的人哩。”

暮色里,庄坤林把兆明亮送出家门,问:“明亮,往后韩湖区的抗战活动主要指哪些方面哩?”

“秘密壮大护村队,为新四军未来需要做好兵源补充,包括粮草,伺机打击敢于下乡的日本人。”兆明亮说完翻身上马,笑着跟庄坤林道别,向高淳方向跃马而去。他急着赶去高淳,拜访几家大户,为抗战筹集物资。

这天,庄坤林带着贾亮、黄大树和李邱巴,骑马回到庄家村。

刚进家门,大奶奶笑着对坤林说:“坤林,昨日小桃红带来口信,旺松中午想见你哩!”

坤林一听,心想,县城庄宅已空数月,本想抽空去看看,一些话憋在肚里几个月,也想对旺松讲讲,今日旺松约见,正好一去。坤林便笑着对娘应了声,又对贾亮和黄大树说:“要不,咱几个人一起去县城溜达一下?”

“好啊!”贾亮和黄大树听说去县城,也高兴起来。

“邱巴,你回去看看爹娘吧。”坤林对李邱巴说。

“还早哩,我与坤林哥正好去县城看看。”李邱巴回。

“坤林,那东西在身上哩,要不先藏家中?”黄大树对坤林说。坤林知道,黄大树和贾亮身上都带着手枪。

坤林说:“县上都承认咱们护村队了。再说,身上穿着秋衫,也没人看见。”

贾亮与黄大树见坤林这么一说,心里也踏实了。于是,四人四骑向县城奔去。

一路上,四人心情大好,蜿蜒的山路像一条抖动的彩带,一片片杂树林,深秋的树叶红的红黄的黄,偶尔夹杂着一二棵野柿子树,挂满了成熟的柿子,红艳艳地擎在路旁。年年开不败的野菊花,金黄金黄的大簇大簇地夹杂在草丛里。深秋季节,正是处处美景。

太阳斜斜地往上爬,金色的阳光洒在这片宁静而又富饶的土地上。

马儿跃动着,马蹄踩在山石路面发出杂乱的声响。出山,庄坤林骑在马背上,已经看到县城的轮廓。

“贾亮,你多久没来县城了?”庄坤林想轻松轻松,便拿贾亮说事。

“近一年多没到县城了。”

庄坤林笑了,问贾亮:“上次我跟你开玩笑,在木果河米行边上那个姑娘长得可漂亮哩,抽个空去瞧瞧,怎么样?”

贾亮笑了,脸儿通红,骑在马背上不好意思低着头。

黄大树乐了,对贾亮说:“贾亮,你可是行伍出身,屡经战场都不怕还怕个大姑娘?”

李邱巴乐了,他最喜欢此类事情,在一旁鼓动贾亮:“贾亮,坤林眼光高着哩,说那姑娘漂亮,那就是个大美女!”

贾亮此时笑着说:“邱巴,你爹娘整日盼着你添香火哩,要不贾亮让给你这个机会?”李邱巴乐得鼻子往上挤,“哈哈哈”笑着。

很快,庄坤林四人便进入县城。

“街道上人怎么不多啊?”贾亮问。

庄坤林望着冷清的街道,叹着气说:“日本飞机整日轰炸南京,县城的居民能探访亲友的,早就走了。说不定,就这几天日本飞机要来轰炸县城哩。”

“有这么快吗?”李邱巴不信,疑惑地问坤林。

“日本人先轮番轰炸南京,下一步必然会动用军队合围南京。咱们县城是南京门户,日军必然会到。”庄坤林神色凝重地说。

几个人不多时来到庄家大宅,乱纷纷的马蹄声传到了袁家。旺松听到马蹄声,知道坤林到了,赶紧打开大门,冲坤林喊:“坤林,先到我家喝茶,我都等你多时了。”

坤林几个人将马拴好,一起步入袁家。黄大树见袁通悠闲地坐在客厅里喝茶,笑着招呼袁通:“泰山大人,今日悠闲着哩。”

袁通见坤林等人到来,笑着对大家说:“这几日家里冷清得很,只能沉下心喝茶。人们都怕日本飞机轰炸,人心不稳哪。”

坤林等人坐下,用人给他们上了茶,转脸对袁通说:“袁老爷,说实话这几日我眼皮直跳,怕有大事哪!”

袁通摆了摆手安抚用人:“莫怕!心里慌张,眼皮会跳;心里安静啥事没有。”

旺松无奈地看了看爹,转而微笑着对坤林说:“坤林,我实不相瞒约你来,就想让你与大奶奶吱一声,往后庄家的粮食卖给旺松哥。目前

粮价大涨,粮源紧张,旺松赚了钱,自然不会亏待庄家。”

庄坤林收起了笑容,对旺松说:“旺松哥,中秋节那顿晚饭后,坤林心里憋了话,今日痛快与你讲,谁让我们是兄弟呢!”

旺松急着知道坤林的心思,催着坤林:“讲啊,旺松哥听着哪。”

“庄家的粮食可以卖给你,但昧良心的钱不能赚。日本人早晚会占领县城,这几日到处见到国军撤退。你的粮食今后宁可烂光,也不能卖给日本人哩。”坤林说得斩钉截铁。

旺松也严肃起来:“坤林,你尽管放心,我不把粮食卖给日本人。再说与日本人做生意,他们会给你粮钱?”

庄坤林见话已挑明,笑着喝了口茶,继而追问旺松:“日本人给你粮钱你卖吗?”旺松见坤林问得认真,又含糊其辞起来:“日本人不一定会占咱县城。待会儿,一起去我粮库看看。”

“好啊!”李邱巴抢着回。

庄坤林看了眼李邱巴,笑着说:“上次已经看过了。”

“哎,现在不同了,两排仓库都堆满了粮食,二十多号人整日忙着,每日里车水马龙。”旺松开心地说。

“好。”坤林笑着说。

袁通想起孩子们,问起大树:“孩子们在乡下可安稳?”

黄大树笑着说:“唐平和依冰在乡下快乐着哩,与庄家几个孩子整日在一起玩耍。我问唐平是县城好还是庄家村好,唐平直说庄家村好哩。”

袁通听大树一说,心里更觉轻松,笑着对大家说:“都说日本飞机会来轰炸,我就坐在家里,等着看日本飞机下蛋。”

众人一听,纷纷笑了起来。坤林起身,对旺松说:“旺松哥,我先回家看看,待会儿一起去你的粮库。”

坤林带着贾亮和李邱巴打开自家院门,刚想步入,坤林忽然停下,侧耳细听起来。

“怎么啦,进院子啊!”贾亮催着坤林。

“贾亮,天上有飞机的轰鸣声。”庄坤林大声喊。贾亮和李邱巴赶紧抬头看天空,除了刺眼的阳光,就是一抹抹淡淡的云彩。

“听!赶快听!”庄坤林大声喊。

贾亮和李邱巴赶紧侧耳细听,果然,天空中传来隐约的飞机轰鸣声。

“旺松,日本飞机来啦!”坤林大声喊。

旺松和大树赶紧跑向门外,侧耳听着,只听见飞机的轰鸣声越来越近渐渐地从东南方向,三架飞机编队出现在眼前。

众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大气不出地盯着天空,飞机越来越近,缓缓地在县城上空盘旋。飞机上日本国旗的图案已经清晰可辨。

“终于来了。”庄坤林沉着脸,眼睛瞪着天空说。

“赶快躲起来吧!”李邱巴大声喊道,并四处张望着,寻找藏身之处。

“爹爹,锁好家门,快随我上山去。”旺松大声招呼袁通。

庄坤林退出大门,把门锁好后,对黄大树说:“大树哥,看来这是日本的侦察机,估计轰炸机随后会到,我们赶紧去附近山林,你去劝下兰儿爹一起走。”

黄大树赶紧冲入袁家,见旺松正在苦苦劝着袁通:“爹爹,快跟儿子一起上山躲一下,日本飞机一定会在白天轰炸,因为晚上没法来。”

袁通大笑,对旺松说:“你年轻,与坤林几个人先去粮库守着,那儿山大。爹爹这把年纪,哪儿都不去。”

“爹爹,儿子求你了!”旺松急得快要哭。

“快走吧,一会儿轰炸机要来了。”大树着急地对袁通说。

袁通依旧大笑,满不在乎地说:“我生在这儿,长在这儿,若能被飞机炸死在这儿,也算叶落归根了。放心吧,死不了的!”

旺松见劝不了袁通,坤林几个人在门外又催得急,便对袁通说:“爹爹,你自己注意安全,万一飞机来了,躲到墙根处,千万别上大街。

儿子先去粮库看看,一会儿就回来。”

旺松从院子树上解开马绳,与庄坤林几个人一起,五匹快马向粮库方向的小山冈奋蹄而去。

庄坤林一行五人越过古石桥,沿着木果河东岸前行。沿途,留守县城的居民纷纷跑出家门张望,有的已经开始惊恐地四处乱窜。马儿只能慢行,马队经过之处,都能看到惊慌的居民,这也是县城从没有过的。

好不容易,马队穿过赵县长家门前,过了废弃的医院,前面的房屋变得稀少,道路渐渐开阔,接着小路分岔——每条小路都可以通往山里。

黄大树策马上前,对庄坤林说:“坤林,路过医院时候,我见大门开着,花匠拿着块脸盆大的镜子,不知干什么用。”

李邱巴接着说:“坤林哥,我也看见了,院子地上还摆着块座椅大小的镜子哩。”

庄坤林笑着说:“花匠疑神疑鬼的。细想也是,两个人住那么大的地方晚上是挺吓人的。”

旺松的快马第一个跃上小山冈,坤林等人紧随其后,还未到粮库只见大门口已聚集几十号人,议论纷纷。旺松将马牵到大门旁,将马拴在

树上,坤林等就近寻了两棵树,将马儿拴好。

“袁老板,日本飞机来了,从粮库上方飞过。”门卫紧张地报告。

“那开飞机的日本人,帽子、脸都看得清清楚楚哩。”背着枪的县保安团兵丁大声说。

旺松沉着脸,问:“上午运了多少粮?”

门卫赶紧报告:“往外拉了三十五车粮,一共运出不到四十吨粮食。

今日卖粮来的也不多,就收了三马车,不到两吨的粮食。”

庄坤林站在山冈上,可以看到半个县城,木果河从不远处流过,河上往来的船只清晰可见。他觉得阳光有些刺眼,便手举眉前,细细扫视县城的街道和建筑,赵县长家的宅子、医院、木果河西岸的米行,尽收眼底。

李邱巴也学着坤林的样子,手举眉前远眺整个县城。邱巴的思绪跑了野,他在搜寻自己从小最喜游乐的场所城隍庙,远远看见了它翘起的屋脊,好生奇怪地问庄坤林:“坤林哥,咱们县城的城隍庙怎么不在城里啊?”

庄坤林笑了,对众人说:“我以前看过县志,咱们县城的城隍是白季康,白季康是大诗人白居易的堂叔。白季康死后,白居易给他写了墓志铭因此白季康的知名度大增,朝廷和百姓们便让白继康当了城隍。当时城

隍庙在县城内,但在明初重建县城城垣时,把城隍庙留在了城外。”

“噢,原来是这样。小时候,娘常带我到城隍庙看戏,记得庙会期间演戏的戏台叫万年台,人从台下穿过,沿石级而上便到长廊,唱戏时如遇下雨天,可以边看戏边躲避风雨哩。”李邱巴说着,沉浸在孩提时代的欢乐里。

“那时候真是太平盛世,连毛贼都难遇到。”黄大树感慨地说。

“庙里有棵枝繁叶茂的银杏树,比庄家村的银杏树小一些,但树冠高耸苍劲,树围要两人合抱哩。”庄坤林笑着说。

“庙门正对面的照壁一侧,还有一根大旗杆,旗杆顶部就有大海碗粗有三丈多高哩。”李邱巴笑着对众人说。

“贾亮啊,你看木果河西侧拐弯处有个米行。米行不远处藏着一个好姑娘哩。”庄坤林笑着逗贾亮,手还学着弹棉花的样子,嘴里发出“嘣、嘣”的声音。

贾亮笑了,李邱巴疑惑地问坤林:“坤林哥,你这嘣嘣嘣的叫声,学着什么哪?”

“弹棉花啊,你这个傻瓜,连这都听不出啊!”庄坤林哈哈大笑。

“什么?弹棉花?那个女娃会弹棉花?”李邱巴内心深处的隐痛被触动了。哑巴女也是弹棉花的,她们有什么关联吗?几天前他还与爹娘说起哑巴女,说起幸而没下打胎药的往事。但那孩子生下了吗?生下后安好吗?

一想到世间有个自己的骨血,邱巴前所未有地思念起来。

“看起来是一对父女在弹棉花。”庄坤林刚刚说完,只听天空中传来一阵阵轰鸣声。

“飞机来了,快躲开啊!”粮库门卫高声喊叫。众人一哄而散,四处寻找地方躲避。庄坤林和黄大树等人不慌乱,就近找了处灌木丛隐蔽起来,拨开树叶注视着天空。

远远出现了飞机的身影,越来越近,轰鸣声如雷贯耳,惊心动魄。

庄坤林从衣袋里摸出怀表,时针正指向下午两点。飞机越来越近鸟群般掠过远方的群山,向县城上空飞来。

“九架飞机从上海方向飞来。”贾亮沉着地告诉大家。

“这边还有三架、五架、十一架、十四架飞机,从东南方向飞来的。”

邱巴忘了哑巴女,紧张地数着飞机,声音颤抖着说。

“下来了!下来了!飞机扔炸弹了!”黄大树紧张地叫。

众人盯着黑压压下坠的炸弹,紧接着巨大的爆炸声开始持续不断地轰响,腾起的黑烟和光亮让太阳失色。

“又来飞机了!又来飞机了!”贾亮也陷入惊恐之中。旺松紧张得脸色

发白,猫腰钻到坤林这边,双腿在颤,嘴唇在抖,上牙磕着下牙,好不容易对坤林蹦出一句:“爹爹啊!娘啊!我娘还在状元楼哩!”旺松蹲在地上呜咽起来。

庄坤林神色沉重,一边轻抚旺松的背安抚旺松,一边抬头看日军飞机轰炸。只见整个县城,炸弹像长了眼似的从东到西贯穿爆炸,同时在县城中心偏北、偏南的一些区域,也不断腾起巨大的黑烟和光亮,大地在颤抖。

“炸船了!”随着黄大树一声惊叫,只见几架日本飞机向木果河俯冲下来,连续投了几颗炸弹,命中了正在行驶的一个船队,巨大的爆炸声伴随着腾起几丈高的水柱,黑烟散去,远远看见满河碎片。

天空四周有几架小型飞机不断盘旋着,时而升高,时而俯冲,一串串火光在机头闪现。庄坤林紧咬牙关,紧握双拳,愤怒地盯着满天飞的敌机。

“狗日的!”贾亮握紧拳头,恨恨地朝树干砸去。

飞机不慌不忙地轰炸县城,爆炸声此起彼伏,黑烟伴着火药味随着秋风向山冈飘来。庄坤林感觉脚下的山冈在晃动。

一架飞机从医院上空飞过,却不投弹。庄坤林隐约看见有光亮闪过定睛再看,那里正有规律地发出闪光,炫目的光亮刺向天空。庄坤林忽然

意识到情况诡异,赶紧推了推身边的旺松,没头没脑地问:“旺松哥,那年我们在医院边上,听到‘嘀嘀嗒嗒’的声音,你还记得吗?”

旺松仍处于恐惧焦虑中,听见庄坤林问,便点了点头。

“贾亮,大树,上马,医院里有狗日的特务哩!”庄坤林激动地说,脸涨得通红。贾亮和黄大树一个激灵,下意识地掏出手枪。

“坤林,你说医院里有日本人?”贾亮紧握手枪急切地问。

“看,医院里有人用镜子照日本飞机哩!”庄坤林从灌木丛里站起身手指医院方向大声喊。众人顺着庄坤林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镜子反射的光束间隙性地射向空中。

“抓住他!”贾亮大吼,冲过去解下马绳。

庄坤林他们也迅速解开马绳,坤林对准备跟进的旺松说:“快去找你爹娘!”邱巴见树底下巴掌大的石块,便抄了两块攥在手里。四人快速地骑上马,带着满腔怒火,向医院方向冲去。

坤林的马队冲下山冈,沿着上山来的小路向木果河东岸奔驰。此时一架日机似乎发现了马队,轰鸣着来了个侧身大回旋,升高后在马队斜上方俯冲扫射,山坡上的杂树林、枝叶被打得纷纷掉落。

马队成一字形,快速地奔下山坡,躲闪进县城民宅,在林立的民宅中缓慢穿行。

飞机又开始掉头,大回旋后继续升高。

黄大树和贾亮跃马在前,庄坤林和李邱巴紧随其后。马队一踏上木果河东岸老街,马速加快,马蹄敲打着青石板“嗒嗒”地响,风一样地冲进了医院。此时,日机正俯冲向下,机头正对着医院,眼看马队难逃机枪扫射,不可思议的是,飞机竟然摆动了下翅膀,从医院上空飞过,随后在远处拐了个弯,向其他地方俯冲扫射起来。

李邱巴猛攥马绳,最后一个冲入院内。大黑马前蹄抬空,落地后只听“咔嚓”一声,马蹄正踩在院中一块大玻璃镜面上,把玻璃踩了个粉碎。

花匠正在院子里,手拿玻璃镜子,见马队冲进院子,抬腿就往厢房跑。

黄大树和贾亮从马背一跃而下,二话不说追了过去。花匠跑得快,转身跑进厢房,急速关上木门,待黄大树和贾亮跑到,木门已被门闩牢牢顶住。黄大树和贾亮抬脚猛踹,木门纹丝不动。

这时,厢房里传来铁锤砸击硬物的声响,“咣、咣”的声音连续响了七八下。黄大树和贾亮招呼庄坤林和李邱巴:“快过来,一起把门撞开。”

黄大树一回头,见庄坤林和李邱巴正与一男青年缠打。只见男青年身穿黑色秋衣,脚穿黑色皮鞋,身手敏捷,一拳将庄坤林打了个趔趄,又飞起一脚,将李邱巴踢翻在地。

黄大树大吼一声,飞身向前,一记直拳眼看将要击中黑衣男眉心,只见黑衣男双手交叉,一下将黄大树胳膊叉高,直拳落空。紧接着黑衣男右腿上抬,用膝盖结结实实地顶撞黄大树腹部,黄大树只觉得一口气上不来,脸色泛白,胸口发闷。

庄坤林忽地上前,死死抱紧黑衣男的腰,任凭黑衣男奋力扭动身体就是不松手。李邱巴此时翻身跃起,在离黑衣男两米远处,突然掏出石块

砸向黑衣男,正中黑衣男鼻梁,血顷刻迸出。这一石头砸得突然,把黑衣男砸蒙了。

黄大树缓过气来,大吼一声,抬脚刚想踹黑衣男,只见黑衣男竟身体一软,嘴角淌着一丝血,和庄坤林一起摔倒在地。

书评(0)

如何追书:

【友情提示】追书不用愁,免费领取红薯银币!

【安装APP】 戳这里下载客户端,在客户端内搜索:“126917”即可阅读,每日签到领银币,好书免费读!

【百度搜索】 在百度中搜索:红薯中文网,进入网站并搜索本书书号“126917”,即可找到本书。

微信内可长按识别

或在微信公众号里搜索“红薯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