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十八章 土匪绑票

坤林兴冲冲地往大树家走去。

未入院子,就听到兰儿的哭声,坤林立即停住脚步,满心疑惑,大树和兰儿情深意笃,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遇见兰儿哭呢。

只听见兰儿带着哭声,数落着黄大树:“你就知道给他脑门一个栗暴德胜长大了,也有自尊心哪,现在人也找不到了,你难受了?现在怎么不说话了?”

“唉!”黄大树唉声叹气。

“德胜二十一岁的大小伙子了,你当爹的,整天说他没出息。让他种地吧,你又不肯;让他做工吧,你也不肯,还要刺激他,什么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说不准,儿子一气之下真跑去当了兵,这不是把德胜往死路上推吗?”兰儿数落着黄大树,又呜呜地哭了起来。

坤林赶紧推开院门,对着兰儿问:“嫂子,莫哭了,发生什么事情了?”

兰儿和大树见坤林来了,兰儿哭着对坤林说:“前天,你大树哥见德

胜想去当兵,便照脑门上给了德胜一个栗暴,还挖苦德胜。这不,德胜两天没回家了。”

坤林看看大树,大树一脸后悔,蹲在地上,捧着脸不语。

“我叔叔、婶婶知道吗?”坤林问兰儿。

“还没告诉他们呢,也不敢告诉他们呀!”兰儿抹了把眼泪,埋怨地看着黄大树。黄大树不吭气,缓缓地起身,招呼着坤林坐下。

“坤林,嫂子给你去倒些茶水。”兰儿转身向厨房走去。

“大树哥,你也莫着急,德胜也是个大后生了,说不定一气之下,跑到外面朋友处散散心,没几日便会回来的。”庄坤林安慰着大树。

兰儿把茶端上桌子,眼睛红红的。兰儿挨着坤林坐下,对坤林说:“坤林,你评评看,德胜才二十一岁,两天没回家了,大树也不去寻找,父子俩有什么结打不开的?”

坤林笑着说:“嫂子,你也莫担心,德胜不是个女娃,丢了让人担心。

这么大的后生,出不了什么事的。”

兰儿听坤林一说,觉得也在理,情绪稍有些平静。

坤林笑着问大树:“大树哥,究竟怎么回事啊?”

黄大树看看兰儿,对坤林说:“前些日子,德胜与几个后生结伴去茅山游玩,遇见一个地方正在开招兵动员会,那几个后生头脑一热,居然都报了名。德胜也报了名,回到家才跟我说,被我训了一顿。”

“大树哥,这当兵也不是坏事,说不准日后德胜当将军哩。”坤林笑着,安慰着大树。

兰儿一听,眼圈又红了,对坤林说:“坤林,你说得轻巧哩,那子弹不长眼,德胜是黄家的独苗,黄家还指望着德胜传宗接代哩。”

“嫂子,真的莫担心德胜,那些大户人家的男儿都抢着报考军校哩也没见谁家爹娘哭哭啼啼给拦着不报考的。”坤林笑着对兰儿说。

黄大树听坤林这么一说,心情也好了些。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坤林又补充了一句。

“大树,就怕你爹爹和娘知道了,会是什么反应?”兰儿不无担心地问着。兰儿知道,公公婆婆向来把孙儿看得紧。

“走,兰儿,坤林,不如一起去爹爹那儿,把这事情说透了。”黄大树提议着。三人关上院门,来到隔壁,见黄秋生和大娟都在家,坤林率先进入客厅。

“哎哟,坤林怎么来啦?”大树娘一脸的惊喜,连忙搬过座椅,让坤林坐下。

黄秋生见坤林到来,对大树说:“我在院子里时,见坤林去了你家。”

说完笑着对大娟说,“去,泡上两杯茶,我与坤林还没好好喝过茶哪。”

大树见了爹爹,却哭丧着脸,低声对黄秋生说:“爹爹,你要挺住儿子告诉你一件事,你听了莫慌张啊!”

谁知道,黄秋生却哈哈地笑了起来,冲着黄大树说:“是不是德胜报名当兵的事哪?”黄大树和兰儿,包括坤林,听黄秋生这么一说,都吓了一跳,莫非黄秋生早就知道了?

黄大树小心地点了点头,准备迎接万丈雷霆的到来。

“我支持德胜去当兵。前几日,德胜回来悄悄跟我一说,我为他高兴着哪!”黄秋生满不在乎,而且一脸的高兴。

“公公,你这么支持德胜去当兵啊?”兰儿红着脸,低声地问着黄秋生。

“当兵好啊!说明德胜有血性,有主见,这脾气和性格,像我哪!”黄秋生哈哈地笑着,对众人说。

“德胜走之前,是爹爹让他莫与你们说的,省得你们俩哭哭啼啼的让孩子心里面难受。”黄秋生一本正经地说着。

“爹!”黄大树叫了声,“你怎么能这样呢?”黄大树埋怨着黄秋生。

“怎么啦?德胜长大了,当爹妈的,别总护着犊子,这样反而会坏害了德胜,不见些风雨,男人长不大的。”黄秋生笑着对大树说。

“公公,那枪子不长眼的。”兰儿低声埋怨着。

黄秋生乐了,笑着对兰儿说:“这三百六十行,行行有危险。当初我带着大树跑马帮,不也危险吗?把德胜当小鸡崽似的养在家里,倒不如把他放出去,你见过养鹰的不放鹰的吗?”

大树和兰儿见爹爹这样说,两人也不多语,兰儿心想,德胜去闯世界了,人都走了,再说也没用。

大娟在一旁一直没说话,见此情景,叹了口气,对黄秋生说:“德胜应该晚两年再走,结了婚,给黄家续了香火,那时候谁也不拦他。”

“没准,这真是好事哪。大树要是没历练,哪来的福气娶到兰儿这样的好媳妇。”黄秋生望着兰儿,满意地说着。

兰儿脸儿一红,望着大树。大树笑了,对娘说:“娘,爹爹的话灵光没准日后德胜真有这福分。”

大树这时才想起,坤林来找自己,应该有什么事情。

大树问坤林:“坤林,今日找我,莫非有事?”

坤林笑了:“正是。大树哥,我想为庄家村组建个护村队。”

黄秋生一听,眼睛亮了,对坤林说:“坤林哪,别看我今年七十多了身体好着哩,成立护村队,我可以给你们跑跑腿哪。”

坤林笑了,对黄秋生说:“也不劳驾老英雄。”

“大树哥,我想请你一起参谋一下,看看咱们庄家村,带上附近几个庄子,能拉出多少后生?”

大树点点头说:“让我想想,过几日弄串名字出来,去你家合议一下。”

坤林笑了,心想,有大树哥帮忙,这事的第一步走得顺畅。

大树娘耐不住,插嘴数落起坤林:“坤林,你一个文化人,怎么想起来去干那舞枪弄棒的粗鲁事情?咱们庄家村,几百年来都是太平盛世,也没见什么土匪、坏人烧杀抢掠,去操那个心干啥呢?”

坤林笑着,刚想开口,黄秋生接话了:“大娟,坤林老大不小了,又读了大学,这脑子里想的事情,你一个女人家,拎不清的。想当年,我无奈上了匪山,经历过的事情多着哪。有一次,匪首金不换带着一众人去抢一个村子,正好那个村子里面就有护村队,双方交火,金不换硬是没抢成哩。”

兰儿不无担心,接着对黄秋生说:“公公,那是甘肃省,与咱们苏南大不同。这儿交通便捷,四通八达,要是真有些动静,官府早就派兵丁过来了。”

黄大树信得过坤林,知道坤林做事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于是笑着对大娟说:“娘,坤林的为人和处事向来谨慎得很。我相信坤林,不会瞎来的,一定经过了权衡。”

坤林点点头,想把日后的担忧说给大树娘和兰儿听,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大树哥,你多想想,先从庄家村后生们想起,再想想周边庄子的后生,过几日,等着你议事哩。”庄坤林笑着对黄大树说,然后起身与黄秋生等告辞。大树娘急忙追出门,对着坤林嚷道:“坤林,难得到黄家来吃了晚饭再走啊!”

坤林转身,笑着回道:“不了,家里还有事哪。”说完朝众人挥挥手开心地走了。

庄坤林回到家中,惦记着托李三保办的事情,便给李三保写了封信询问购买货物的事情。在信里,坤林不提武器,怕信件落入他人手里。

建立护村队,有兆明亮的支持,有李三保设法购回的武器,再加上黄大树的人脉,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转眼六个多月过去了,李三保那边毫无音信。

庄坤林喝了口茶,继续思考着,队伍拉起来后,把人员安排在哪里?

庄坤林有些犯难了。庄家村就那么大,几十号人的吃喝拉撒,也不容易管理。把那些后生们一集中,家里的劳力要受影响,只能由庄家补贴些粮食否则,人心静不下来。

坤林想到了刘生。刘家村在县城地图上找不见,隐现在大山深处况且,刘生在刘家村的院落正空闲着。把刘家村作为未来的避灾之处也未尝不可。坤林心想,待过上些日子,拉着大树和刘生去刘家村实地

走走,了解一下那里的现状和环境是不容忽视的大事。

坤林正在想着,锡儿走了过来,笑着对坤林说:“儿子,亲娘告诉你一件事情,你娘和你爹爹今天下午与亲娘商量,准备把庄家在后山的祖坟修一下哩。”

坤林听亲娘一说,不解地问:“亲娘,庄家的祖坟不是年年清明前都差人修坟嘛,怎么想到这时候去修坟哩?”

锡儿神秘地对坤林说:“你娘与爹爹说,趁天儿不热,去外面的市场上找些个石匠和工匠,把爹爹和娘的寿穴修起来,还要把亲娘的寿穴一并修了,亲娘吓得现在寒毛都竖着哩。”

原来,在江南地区,老人们有风俗,人到了一定年龄,会把自己百年以后的墓穴提前修好,这种提前修好的墓穴,叫作寿穴。在寿穴的前面立上大石碑,让石匠把姓名刻上,再用红漆描上姓名,以示区别阴阳之界。

坤林听亲娘一说,更是疑惑不解。作为庄家的独子,怎么爹爹和娘从未提起过呢?另外,李家村有两个石匠专门从事给人修建坟墓,干吗非要去外地寻找工匠,真是爹娘吃饱了撑着,没事找事做了。

锡儿又略显慌张地对坤林说:“儿子,你亲娘现在绝不建寿穴,晚上睡觉时,想着这事,夜夜心里发毛哩。”

“哎,亲娘,你年龄又不大,有儿子在身边,待您百年后,儿子给您做个大大的墓,竖个大大的青石碑。爹爹和娘也真是的,家里这么大的事也不与坤林商量。”坤林一边安慰着亲娘,一边数落着娘和爹爹。

天色渐渐地黑了下来。大奶奶和庄世伯回来了,见锡儿正与坤林在客厅聊天,笑容满面地冲着坤林说:“儿子,去大树家刚回来?”

“嗯,娘,坤林刚入得大树家院子,就听到兰儿在哭哩。”坤林说。

“什么?”大奶奶感到吃惊。

“德胜瞒着他爹娘,报名当兵去了。”

“啊!黄秋生知道了吗?”大奶奶嘴巴张得老大,德胜可是黄家的独苗啊。

“知道!大树和兰儿反对德胜当兵,偏偏黄秋生支持着哪。”坤林笑着对大奶奶说。

“这个秋生,怎么舍得黄家独苗去当兵哩?”庄世伯摇着头,大惑不解。

“娘,爹爹,现在到处都在招兵,说明形势越来越紧迫了。”坤林对大奶奶说。

大奶奶笑着对坤林说:“儿子,我和你爹爹心里面不反对你组建护村队,说不准哪天护村队真能救庄家村人的性命哩。”

大奶奶说完,又面对锡儿说:“妹妹,我和世伯下午去了趟洪兰镇有几个外地的工匠明天过来,我和世伯近些日子恐怕在后山待的时间长些,要不,把你的寿穴一起造了吧?”

“不!不!”锡儿一脸惊恐,对庄世伯说,“世伯,你和姐姐想得开你们先造吧,我今后百年后指盼着坤林哩。”

坤林笑了,对大奶奶和庄世伯说:“娘,爹爹,家里这么大的事情咋不与儿说一声哩。”

大奶奶笑着,神秘地望了望庄世伯,对坤林说:“儿子,你在忙着大事这事情是娘做的主,待哪天哪,你慢慢会知道的。”

庄世伯摸了摸肚子,对大奶奶说:“跑了一下午路,这肚子都咕咕叫了,让厨子赶紧做饭吧。”

“哎。”大奶奶应了声,转身向厨房走去。

两日后,黄大树来到庄家,见坤林正在喝着茶,眉头紧锁,仿佛若有所思。

“坤林,名单弄好了,你看看吧!”大树笑着,很是兴奋。

“噢,大树哥,快坐下,让我瞅瞅哪。”庄坤林接过名单,看了起来。

锡儿见大树到来,笑着问大树:“大树,兰儿这两天想开了吗?”

“哼,德胜都出去了,想想也就这么回事。兰儿也不哭了,今天我来庄家,她蛮开心哪。”

锡儿笑了,对黄大树说:“这军队里也出人才哪,德胜忠厚,人缘好哪天让当官的看上,过些年,当个连长、营长回庄家村,前呼后拥的,兰儿还不笑歪了嘴。”黄大树听锡儿这番话,憨厚地笑着。

“哎,大树哥,庄家春、夏、秋、冬以及这些个本家,这些年添了这么多人口了,有的名字我还陌生着哪。”

坤林看着一长串名单,心里觉得满意,对大树感激地笑着。大树扭过头,指着名单告诉坤林,谁是谁家的儿子。

“大树哥,凡是家里有两个儿子的,可以考虑弄一个进来,独苗的人家这次先不考虑,进护村队不是闹着玩的,哪天动枪动刀的,得给人家留个根哪!”坤林想得细,对大树说。

黄大树一听,连连地笑着说:“二奶奶,大树就佩服坤林,做什么事情都是从脑子里往外冒的。”

“这邱巴怎么也考虑上了?”坤林不解地问。

“哎,昨天邱巴没事,转到我家坐坐,见我和兰儿正在写这名单,邱巴知道了,非得要写进去,你说咋办?”黄大树无奈地对坤林摊了摊手。

“邱巴是李家的独苗,兴许半仙知道了,又要来找我娘了。”坤林自言自语地说。

“坤林,这些个人够不够?”黄大树问。

坤林没接黄大树的话,却突然冒了一句:“大树哥,我外公先前住的刘家村,你可去过?”

“去过,你亲娘回门时,我驮着一麻袋‘御带糕’,骑着枣红马送过去的。”大树不解地说。

“从庄家村走路过去,要多少时辰?”庄坤林又没头没脑地问。

“骑马过去,最少两个时辰,路不好走,也没步行过。”黄大树如实说。

锡儿笑了,对坤林说:“儿子,亲娘在那刘家村住了七八年哪,直到嫁给你爹爹,这些年都没回去过。现在一提刘家村,倒怪念着了!”

庄坤林一本正经地对黄大树说:“大树哥,过些日子待队伍拉起来你陪我一起骑马去趟刘家村。”

“哎!”大树爽快地答应了。

“二奶奶,我干娘和干爹咋不见?”大树问锡儿。

锡儿笑了,对大树悄悄地说:“你干娘和干爹弄些工匠,在后山庄家祖坟修寿穴哩。”

黄大树一听,笑着对锡儿夸着坤林:“二奶奶,坤林多孝顺,赶早给我干爹干娘添寿哩。”

锡儿望着坤林,见坤林红了脸。坤林此时正儿八经地对大树说:“大树哥,过些日子,你准备些可靠的人,随时听坤林安排。噢,除了庄家的马车,还要借些马车。”

“派什么用场?”大树问坤林。坤林笑着,把大树叫到身旁,咬着耳朵与大树交底。

大树一脸惊讶,慢慢地喜出望外,一拍巴掌,对坤林说:“知道了不会出差错的!”

汤正益一直住在县城庄宅,锡儿跟随着汤正益,偶尔去庄家村小住几日。汤正益带着三个孩子,也不容易。庄慕兰已经读了两年私塾,马上要读小学。庄维根要去读私塾。

锡儿不放心汤正益带着三个孩子,尤其是庄维根,调皮得很,汤正益又是小脚,已经追不上庄维根了。

刘生和陶玉如也住在县城庄家大宅,帮着锡儿操一份心。

听说要去读书了,庄维根和庄雪花异常兴奋,庄雪花比庄维根大两个月,个子却长得和庄维根一般高。在庄家村时,大奶奶把庄雪花当个宝贝呵着,哄着。到了县城的庄宅,自然地位就下降了,始终是庄维根排第一庄慕兰随后,庄雪花则垫底。

锡儿今天拿出了三个书包,让孩子们挑选。庄慕兰眼尖,一把抓了个蝴蝶图案的书包,庄雪花望着庄慕兰拿走了蝴蝶图案的书包,撇着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庄维根和庄雪花亲近,把另外两只书包让庄雪花先挑,剩下的自己背着,还要冲着姐姐比划着自己的脸,逗得庄雪花笑,庄慕兰闹。

维根和雪花在一起玩的时间,要比和庄慕兰在一起玩的时间多,自然处处护着雪花。庄慕兰也不敢招惹维根,天生就灵巧得很,她知道全家人最喜欢维根了,和维根发生冲突,吃亏的自然是自己。

庄慕兰上小学,要自己走路去,维根今天去上学,是骑着一匹黑毛驴去上学,黑毛驴是大奶奶特地买给维根骑的。驴的胸前,大奶奶特地挂上了金灿灿的铜铃,人未到,铃声已到,在县城和乡下真是风光得很。

庄雪花有时也享受骑驴的待遇,那得看维根当天的心情,心情不好也只能由用人抱一会儿,自己走一会儿。

对门袁家旺松的儿子和女儿相比维根就没有这个待遇。旺松的儿子袁唐平比庄慕兰大几个月;女儿袁依冰比庄维根又小几个月——往往两家大人送孩子去读书,在时间上几乎不约而同。

庄慕兰天性高傲,汤正益和锡儿把庄慕兰打扮得漂亮,什么衣服新潮就让刘银去上海时变着法子给买回来。只要庄慕兰看中什么书包,汤正益二话不说立即买下。因此,庄慕兰的书包和衣服,那真是一大堆。

庄家和袁家门对门,两家孩子年龄相近,自然而然地成了玩伴。

袁唐平喜欢和庄雪花躲猫猫,庄维根喜欢和袁依冰玩皮球。此时庄慕兰佯装不见,穿着漂亮的衣服跳着舞,一招一式,吸引着家人的眼光用舞姿引得家人的喝彩,把四个小伙伴气得抱成了团,硬是不与庄慕兰一

起玩。两家大人见此情景,往往乐得哈哈大笑。大人们故意逗庄慕兰,说袁唐平与庄雪花是一对,庄维根与袁依冰是一对,有时逗得庄慕兰眼泪汪汪。

袁唐平与庄慕兰同在一所小学,一个班级。去学校时,一个走马路左边,一个走马路右边,只有袁唐平拿出新奇的水果糖在旁边晃,才会引起庄慕兰的注意。庄慕兰有了新奇包装的零食,故意在马路边显摆袁唐平才会去讨好她。

有趣的是,庄慕兰一拿到糖果会留着,回家后塞给庄维根,袁唐平一拿到零食,会留着分给庄雪花。庄维根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玩具,总会与袁依冰分享。孩子们纯真的友谊其实就这么简单。

两家大人有时当着孩子们的面,故意拉郎配,说袁唐平跟庄雪花是一对,庄维根与袁依冰是一对,孩子们也不懂,大人们玩笑开多了,也就老公、老婆地叫了起来,逗得两家人哈哈大笑。

庄慕兰此时会翘着嘴巴,嘟囔着说“丑八怪配丑八怪”,心里面却伤心得很。每当此时,汤正益便哄着庄慕兰说,你的老公是将军,穿着军装配着枪,把庄慕兰哄得像真的一样,用右手比着手枪,插在腰上,迈着大步,走来走去地气着他们,把大人们逗得更是哈哈大笑。

1936年的冬天,雪下得很大,袁唐平和庄慕兰因为路滑,两人才并肩行走,时不时搀扶着,一路玩着雪,回到家里。

汤正益见雪下得大,便与用人说,把伞带着,两人一起去接庄维根和庄雪花。刚出得门,袁家钱婷和小桃红也带着雨伞前去学校接袁依冰。

两家四人撑着伞,冒着纷飞的大雪,向学校艰难地走去。好不容易走到学校门口,只见一些小孩子在雪地里嬉戏,等待着父母亲人来接。

袁依冰和庄雪花在学校门口站着,见两家大人各自到来,欢天喜地迎了上去。

“维根呢?”汤正益见维根不在,笑着问庄雪花。

袁依冰稚声稚气地指着远方,对汤正益说:“我老公被一个叔叔抱走了。”

“什么?”汤正益大惊失色,急切地问庄雪花。

“雪花,你看见维根了吗?”

庄雪花哆嗦着说:“我看到一个大叔叔抱着弟弟,朝那边走了,叔叔说是爹爹叫他来接的。”

庄雪花虽说是大奶奶的养女,家中辈分的事,庄雪花弄不明白。庄慕兰怎么叫人,自己也怎么叫人。时间一长,大人们也顺应了。

汤正益急得气都喘不过来了,身子摇摇晃晃,用人和婷婷见状,赶紧上前将汤正益扶住。

袁依冰在婷婷的耳朵边悄悄地说:“娘,我看见叔叔把维根抱到那棵树的地方,又来了几个叔叔,骑着马,带着我老公往那边去了。”

婷婷脸色吓得煞白,紧紧地抱着女儿,生怕被人抢走,嘴里直说:“坏了,坏了,遇上坏人了!”

婷婷这么说是有根据的。如果庄家提前派人来接维根,不会有几个男人骑着快马过来。

汤正益感到天旋地转,浑身哆嗦,自己怎么回到家里的,她都不知道。

整个县城立时传开了,有土匪下山抱孩子了。也有传说,是人贩子组团来到了县城。一时间,整个县城人心惶惶,谣言四起。

汤正益是被别人家的马车拉到家里的。在家里,汤正益显得神志不清,刘生差人第一时间去了县保安团报警。另外,骑了匹快马,迎着大雪去庄家村报信。

刘生到了庄家,拼命地擂着大门,“咚咚”的擂门声把刚刚躺下休息的大奶奶、庄世伯和庄坤林吓得心儿直跳。

大奶奶和庄世伯边起床边抓起棉衣披在身上,刚跑出房间,见庄坤林穿着衣服,打着赤脚,穿着棉拖鞋,已经跑到了院门口。

“哪个?”庄坤林大声喝道。

“快开门,我是外公啊!”刘生在门外大叫,疯了一般,众人面面相觑庄坤林一把卸下门闩,把大门打开。

只见刘生满身雪花,几步跨入院门,大声嚷着:“不好了,维根遭人绑票了。”

“啊!”大奶奶惊得叫了起来,身子不由得晃了晃。

坤林赶紧把刘生扶到客厅,对刘生说:“外公,慢慢说,维根遭人绑票了?”坤林劝刘生慢慢说,自己已经急出一身汗。

“怎么回事?快些说啊!”庄世伯嗓音颤抖,沙哑地问着。

刘生顾不得坐下,更顾不得抖落一身雪花,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今日大雪,正益和用人去学校接两个娃娃,只接到了雪花,维根不见了!”

庄世伯急得直跺脚,嘴里嚷道:“哪个乌龟王八蛋,敢绑庄家的票啊!”

大奶奶更急了,没有了往日的镇定,也骂着:“这些个吃枪子的土匪吔,要钱你张嘴,也不要绑我庄家的根哎。”说完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竟号啕大哭起来。庄坤林从小到大,只见过娘乐哈哈的样子,从来没见娘哭过,突然,鼻子一酸,眼泪在眼窝里打着转。

“去保安团报警了吗?”庄坤林问。

“去了,保安团长汤全一听很重视,恐怕现在在县城庄家哩。”刘生报告着。

庄家刹那间如热锅上的蚂蚁,大奶奶和庄世伯、刘生三个人急得团团转。庄坤林此时冷静了下来,坐在椅子上,皱着眉思考着对策。庄家在周边地区乃至整个县城有着良好的口碑,娘乐施好善,深得乡民们尊重,且从不涉及本地官场,从这一点上可以排除本地人作案。如果是外地的绑匪,无非冲着庄家的钱,因此,在绑匪没有拿到钱的情况下,儿子应该是安全的。

“坤林,你怎么坐得住啊,赶快到庄上叫些人,各处去打听消息啊!”

庄世伯对坤林嚷着。

“爹爹,儿子在想,这绑匪只图财,不会害命。现在不清楚是哪儿的

绑匪。我琢磨,就明后天,绑匪会开口的。”庄坤林冷静地分析着,虽然自己万分焦急,但此时庄家的人不能都乱了手脚慌了神。

“哎,锡儿爹,你和世伯快去把黄秋生和大树叫来。黄秋生熟悉土匪的道道,说不准有办法哩。”大奶奶已经从慌乱和惊恐中挣脱出来,恢复了原有的气度。

“对呀!世伯,我们赶快去吧!”刘生对庄世伯说着,二人伞都没带深一脚、浅一脚地冒着漫天大雪和凛冽的寒风,向黄秋生家急奔。

约莫半个时辰,黄秋生和黄大树父子二人,一阵风似的赶到了庄家。

大奶奶一见黄秋生,像是见到了救兵,抓住黄秋生的手,急切地说:“大树爹,只有你才能救庄家维根了。”

黄秋生沉着脸,安慰大奶奶,对刘生说:“你再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尽量讲清楚了。”

刘生此时也冷静了许多,便将袁家婷婷和庄雪花的描述重复了一遍。

黄秋生往椅子上一坐,慢慢地用手指敲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敲击声。

黄大树忍不住了,对大奶奶说:“干娘,会不会是二十多年前,牛屎山的土匪下山报复来啦?”

大奶奶和庄世伯一听,连着摇头。大奶奶对黄大树说:“事情都过去这么些年了,再说,我们当时也没有难为他们,可能性不大。”

黄秋生突然站起来,对庄世伯说:“我们现在赶快到大门口看看,土匪有没有什么书信扔在门口。如果没有,立刻去县城庄宅周围查查,一定有书信在的。”

众人听黄秋生一说,立刻纷纷跑出大门,从门框查到木门槛,又从石台阶一步步搜索,一无所获。

黄秋生立即对黄大树说:“赶紧回去备马,赶往县城庄宅。”

大奶奶和庄世伯、刘生也都要去县城庄宅,黄秋生摆摆手,对众人说:“坤林与我们去就可以了,夜晚人多了动静太大。”

庄坤林赶紧回房,重新穿好衣服和鞋袜,回到客厅。

稍时,大树牵着自家的马匹,来到庄家。

黄秋生骑上大黑马,大树一跃,骑上棕红马,坤林紧跟着,翻身爬上刘生骑来的快马,三人冒着飞雪,向县城急奔。

三人三骑,箭一般地到了县城。只见家门口已经拴着五六匹快马,几个荷枪的兵丁正在大门口守着。

三人下得马来,大树将三匹马拴在门口不远处的老槐树上。坤林匆匆地与门前的兵丁点了个头,直奔院落而去。汤正益见坤林到来,立刻哭得死去活来,锡儿在旁一边劝一边陪着落泪。陶玉如见坤林到来,立刻对保安团长汤全说:“汤团长,维根的爹爹庄坤林来了。”

庄坤林一见汤团长,一身戎装,头戴大盖帽,腰别盒子炮,正坐在椅子上与陶玉如等了解情况,便迎了上去。

汤队长一见庄坤林,风一般地闯进客厅,立马站起,对庄坤林说:“庄坤林,我是县城保安团长汤全,对庄家今日受到的惊吓,表示关切。”

庄坤林客气地与汤全点了个头,问:“汤团长,目前有我儿维根的下落吗?”

“有一些眉目了,绑匪应该有三五人,快马从县城往马鞍山方向跑了。”

汤全回道。这汤全也是尽职,连绑匪逃跑的方向都弄清楚了。

“赵县长很重视,指示我们保安团从速破案哪。”汤全继续说着,两个眼睛注视着庄坤林的表情。

“谢谢汤团长了!如果这个案子汤团长能从速破了,救出我儿维根确保我儿不受伤害,我们庄家会重谢汤团长和一干兄弟们的。”庄坤林抛

出了话语,免得汤全有所顾虑。

汤正益这时哭成了泪人,一边哭,一边骂:“我汤正益命苦,好不容易生了个维根,又被人绑了票,这些个杀千刀的土匪呵。”

庄坤林抱着汤正益,极力地安慰,对锡儿说:“亲娘,你先扶汤正益到房里去。”锡儿流着泪,和陶玉如一起把汤正益哄进里屋。

汤全耳尖,又看汤正益似乎有些面熟,便问庄坤林:“你夫人是不是十里牌附近汤家村的?”

庄坤林回:“正是。”

汤全脸露喜色,对庄坤林说:“大兄弟,其实我与汤正益还是老表哩我爹爹与汤正益的爹爹是表兄弟哩!”

“噢!”庄坤林欣喜地说了声,改口道,“老表啊,这个事情还请帮忙尽快破案啊!”

“大兄弟,案子发生在本县,我有权管。但绑匪在外地,我无权去抓呀!”

“那怎么办?”庄坤林问。

“明天就向上峰报告,但现在不确定绑匪是哪个山上的。”汤全对庄坤林说。

黄秋生在旁边不说话,见汤全不断地与庄坤林说着话,套着关系便向庄坤林悄悄使了个眼色。庄坤林明白了,便掏出五六个大洋,塞给汤全,笑着说:“老表啊,你们也辛苦,这个风雪夜,早些回去休息,待一有消息及时告诉我们。”

汤全接过大洋,用手习惯地掂了掂,与庄坤林道别,率着手下一溜烟跑得无影无踪。

书评(0)

如何追书:

【友情提示】追书不用愁,免费领取红薯银币!

【安装APP】 戳这里下载客户端,在客户端内搜索:“126917”即可阅读,每日签到领银币,好书免费读!

【百度搜索】 在百度中搜索:红薯中文网,进入网站并搜索本书书号“126917”,即可找到本书。

微信内可长按识别

或在微信公众号里搜索“红薯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