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1章:布衣之怒

“这是什么鬼地方?”

林凡揉了揉双眼,茫然的看着身下的破木床,房间内的装饰极其简陋,除了不远处的高脚方桌散发着腐朽味,上面放着两个豁了口的破瓷碗之外,再无他物。

“这一身长袍……看样子像是大明朝的青布直身,怎么会穿在我身上?”

林凡走下床,看着四周的一切,经过短暂的愣神之后,脑海中顿时有一道电流划过。

“这里是……明朝?”

林凡一脸懵,习惯性的推了推镜框,却发现眼睛早已无影无踪,而且双目竟是出奇的清明,连不远处破瓷碗上面烧制的纹路都清晰可见。

“这种瓷器,还有锻造的工艺,已经极为落后,而且竟然毫无现代工艺痕迹,还有这床帷的材质……”

半刻之后,林凡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虽然无法接受,但还是不得不承认。

他林凡,穿越来到了大明朝!

后世的林凡,乃是一家大型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员,记忆的最后画面是他刚刚在图书馆上班签到打卡,一阵突如而至的昏厥感袭来,再次醒来,他便到了这里。

“大明朝虽不说如何国泰民安,但百姓尚且有一碗饭吃,怎的这家里也忒穷了点。”

林凡摇了摇头,看了看米缸面缸已经见了底,这般贫苦,着实令人有些奇怪。

就在林凡思绪纷飞之际,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吵闹声,也打断了林凡的思绪。

“县令大人有命,凡晋阳县人,每户耕田不得超过两亩,凡逾越者,田亩尽数归官府所有,胆敢违抗命令,尽数打入大牢!”

“管事的人呢,还不出来?!”

家中小院,突然闯入几位身着官服,腰配长刀的衙内,为首之人,身材瘦小,留着一撮八字须,嚣张跋扈,趾高气扬的站在院子中央。

“褶裙,罩甲,以及明朝制式长刀,听这些衙役的口音,像是晋中官话,如果我记得不错的话,明朝晋阳县应当在山西一代。”

林凡趴在窗前,从衙役话音中的只言片语,便寻到了蛛丝马迹,知晓了现在自身所处的地区。

话音刚落,房门“吱呀”一声轻响,从旁边的房间里走出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

眼圈深陷,颧骨高突,脸色发青,穿着一身破布麻衣,瘦骨嶙峋,佝偻着身子走了出来,扑通一声便跪在了衙内面前。

“官爷,草民乃是三阳村林氏,家中排行老三,您叫我林老三就行,不知官爷今日到来,是有何吩咐?”

为首的衙内脸色一横,瞪着林老三:“老小子你是耳朵聋了不成,官爷我方才说的让你过了耳旁风?”

“废话少说,速速上报耕地在何处,留两亩做平日所需,多的一律充作官用!”

林老三一个哆嗦,将头深深埋在地上,眼神之中透出一股绝望。

“官爷,我家中仅有六亩耕田,平日里仅是务农耕种为生,尚且将就度日,官爷您……您这一下收走一半的耕田,这该是如何是好?”

日子本就过的清贫,食不果腹,除了每年上交朝廷的赋税,还要向晋阳县官府上交其他苛政杂税,六亩地勉强度日,若此番将剩下的三亩收走,今后的日子,可真不知道该如何过了。

“你饿死也不关官府的事情,但是扰了张县令之命,你可担待不起!”

衙内一脸不耐烦,八字须轻轻一抖,伸首抵在了林老三的额前。

“规矩你是懂得,官爷我要是心情好,放你一马也不是不可能……”

衙役意有所指,林老三也幡然醒悟,慌慌张张的从袖口中掏出一把碎银,双手捧在手心,赔笑着递了过去。

“回官爷的话,家中唯有父子相依为命,求官爷您行行好,我这里还有点碎银,烦请官爷高抬贵手。”

林老三满脸的肉疼之色,这是家里仅剩的一点银两,但此时为了活命,也不得不交出去。

“就这么点……你打发叫花子呢?”

为首的衙内一脸的恼怒,一脚将林父踹到在地上,“蹭”的一声,一抹寒光闪过,长刀便已架在林父的脖颈处。

“老东西,两亩耕地还不够你们吃的,分明是抗令不尊!”

“晋阳县三羊村林氏公然违抗朝廷命令,本官数次警告,仍然执迷不悟。”

为首的衙内大手一挥,怒喝道:“朝廷之命不可违,来人!给我拿下打入大牢,听候县令大人发落!”

话音落下,两位衙内便将林父左右架起,往门外走去。

“住手!”

林凡推门走出,挡在几人身前,眼中透出一股愤怒。

作为县府衙役,怎敢如此欺侮百姓?

“打了老的来了小的,个个都是刁民,怎么……你也想抗命?”

衙役长刀一挥,便抵在林凡的心口之处。

出乎几个衙内的预料,他竟从林凡的脸上看不到半分的慌乱,唯有古井无波的平静!

“竟不怕我?”

以往他们但凡掏出长刀,哪个不吓得连连跪地求饶,而眼前的这小子竟视若无睹,丝毫不曾将他们放在眼里。

林老三看到头顶的长刀,整个人早已被吓得六神无主,稍稍回过神来,赶忙拉着林凡的衣角,惊恐的说道:“官爷,小儿年幼无知,还请官爷大人有大量,不要跟小儿一般见识!”

“凡儿,你,你快跪下,给官爷磕头认错!”

但林凡并未所动,而是直视面前的衙内,一字一句的说道:“方才并未出一言,又何来抗命一说,正巧我倒想问问几位官爷,收缴耕田之命,到底是何人所下?

八字须衙内一愣,掩嘴发笑,一脸鄙夷的上下打量着林凡。

“我看你也有几分书卷气,是不是读书读傻了,我晋阳县乃是由县令张维张大人所管辖,命令自然是由张大人所下。”

“耕田乃是民生之本,收缴耕田与民无益,张县令岂能不知?”

林凡颔首,看着林老三的瘦骨嶙峋,又看了看满院的破败景象,不知为何,竟是突而怒火中烧,盯着为首的衙内,一字一句的说道:“一县之令,百姓父母官,晋阳县内,山贼流寇,抢家劫舍毫不作为,而今却下令苛政,荼毒百姓,此等行径,与野兽山寇何异?!”

林凡之声,振耳发聩,双目之中,隐隐有风雷之势。

“苛政猛于虎,你等睁开眼睛看看如今的晋阳县,已然变成了何等的惨象?!”

林凡大口的喘着气,门外站着不少闻讯而来的三羊村百姓,尽是衣不蔽体,身形佝偻,更有不少人拄着木拐,奄奄一息。

而林凡一席话,也将门外所有百姓积攒多年的怨气瞬间点燃,不少人更是一瞬间红了眼。

如今没有战乱,太平之世,他们也只是想安安稳稳的活着。

但天不遂人愿,苛政不允,贪官不许!

“放人!”

不知谁喊了一声,瞬间激起所有人都愤怒。

“放人!还田!”

声势浩大,一浪接着一浪!

八字须衙内紧了紧手中的长刀,喉结滚动,神色中闪过一抹紧张,转而眼底深处便涌出一股羞恼。

一帮贱民,难不成还敢聚众造反不成?!

“大胆!”

“尔等刁民聚众于此,妨碍公务,难不成一个个都想试试县牢里的鞭子?!”

八字须衙内看了一眼身侧的两人,后者顿时意会,猛的抽出手中长刀。

“尔等若是有异议,自然可以去府衙鸣鼓伸冤,但今日若敢阻拦我等,便是以下犯上,按大明律法,民以下犯上者,杀无赦!”

几个衙内握着长刀的手抖了抖,互相看了一眼,皆从对方的眼神之中看出一抹慌乱。

“大人,这些刁民看来今日是铁了心想与我等作对,要不先行离开,一旦动刀见了血,可就麻烦了。”

八字须衙内双目之中闪过一抹犹豫,随后轻轻点头。

而后将手中的长刀抵在林父胸口,阴测测的盯着林凡。

“巧舌如簧,本官说不过你,但本官能杀你!”

“胆敢再多说一句,今日本官就送你父子俩二人上路!”

“我们走!”

话音落下,八字须衙内几人便带着林父,走出了院门。

“父亲无需担心,三日之内,我必定救你出来!”

林凡话音落下,八字须衙内与身旁几人,脸上尽是显露出嘲弄之色。

县府大牢,那可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进去之后不脱层皮,别想出来!

“凡哥,你没事吧?”

人群中挤出一位身着灰衣的姑娘,眼神炯炯有神,柳叶眉,高琼鼻,樱桃小口,虽然脸上满是污垢与灰尘,但仍难掩美艳秀气。

“无碍,只怕是父亲要受苦几日。”

楚安安,与林凡从小一起长大,两小无猜,青梅竹马。

林凡按了按楚安安的手背,以示放心,目光紧紧追随着林凡衙内离开的方向。

林凡曾看过晋中地区的地方志,晋阳县的县令,唯有在嘉靖年间有姓张之人的名号,而林凡也由此断定,现在正值嘉靖二十八年。

“父亲被抓,单凭我一人之力,定是无法救出,何况我只是寻常百姓子弟,更是难上加难,初来乍到,绝不能以身犯险,若是如此,怕是只能借势压人了。”

林凡喃喃,想要借势,必须要有一人的实力地位能够压制张县令,而且此人必须是一位清廉之人,爱民如子,方能助他救父。

“嘉靖二十八年,二十八年……”

林凡的脑海中,有关于嘉靖年间大同晋阳县的所有官吏的升迁调任宛如一本书一般被林凡层层翻阅。

这是林凡唯一能带到这个陌生世界的宝库,也是他在大明朝立足生存的根本。

大明的历史,上至京师朝堂,下至地方杂志,林凡尽皆知晓!

“有了!”

林凡目光之中骤然爆射出一道精芒,嘉靖二十八年,可是有一位在明史之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调任大同郡府,若是能够得到那一位相助,足以帮他救出父亲。

“安安,带我去找你父亲,现在唯有村长,才能救我父亲之命!”

话音一顿,林凡深深吸了一口气,一字一句的说道:“耕地征收,三羊村便没有足够的耕地来缴纳赋税,后果可想而知,唯有寻一破局之法,方可拯救三羊村。”……

半刻之后,林凡与楚安安来到村长家中。

“凡儿,事情我已经听说了,你不要太过伤心,老三吉人自有天相,定能逢凶化吉。”

楚父叹气,晋阳境内,上至县令朝官,下至衙内官兵,皆是利欲熏心,暴政暴吏。

自张维上任之后,愈发的变本加厉。

楚父清楚,自己根本做不了什么,也只能在此时安慰安慰林凡。

“我有一法,不但能帮我救出父亲,更能一改如今村里的局面!”

“你有办法?”

楚父一愣,随即自嘲的笑了笑道:“咱们这些市井小民,能苟且的活在世上,已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那张县令乃是官家中人,这自古的道理就是民不与官斗。”

楚父的家里,除了比林凡家中多了几斗白米白面,便再无任何值钱之物,年龄与林父相仿,虽说气色好了些,但也大抵不过老实木讷。

林凡自幼在三羊村生活,读过两年书本,但若是有办法能与朝官县令一斗,楚父打心底是不相信的。

书评(0)

如何追书:

【友情提示】追书不用愁,免费领取红薯银币!

【安装APP】 戳这里下载客户端,在客户端内搜索:“112162”即可阅读,每日签到领银币,好书免费读!

【百度搜索】 在百度中搜索:红薯中文网,进入网站并搜索本书书号“112162”,即可找到本书。

微信内可长按识别

或在微信公众号里搜索“红薯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