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西市,一处名为“忘归”的隐秘茶楼,早已没了往日的清雅。
此刻,这里更像是一座即将沉没的大船上,人人争抢着救生木板的修罗场。
空气中弥漫着廉价茶水、劣质熏香和一种名为“恐慌”的酸腐气息。
“最后一口价!城南‘福源记’粮行,连带三个坊的铺面,八千两!不能再少了!”一个面色蜡黄的锦衣商人,几乎是哭喊着叫卖,生怕手里的烫手山芋砸在自己手里。
这里,是王党“有毒资产”的销赃地。
王相倒台的消息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所有与他有过牵连的商户、官员家眷,此刻都像甩卖瘟神一样,不计血本地抛售着手中的产业。
店铺、田契、债权,这些往日里能下金蛋的母鸡,如今都成了能引来抄家灭门之祸的催命符。
就在这片混乱的叫卖声中,几个身影,如同幽灵般悄无声息地挤入了人群。
他们衣着普通,沉默寡言,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一种长途跋涉后的风霜,眼神却锐利如鹰。
为首之人,正是张煜麾下的“秃鹫”。
他没有参与任何讨价还价,只是静静地听着,像一头耐心的猎食者,在观察着猎物最虚弱的时刻。
当那锦衣商人喊出八千两的价格,几乎要绝望时,他才缓缓上前,伸出了五根手指。
“五千两,现银。”
声音不大,却像一块寒冰,瞬间将周围的喧嚣都冻结了。
“你……你这是趁火打劫!”锦衣商人气得浑身发抖,双目赤红。
“秃鹫”没有说话,只是平静地转身,作势欲走。
“等等!等等!”商人彻底崩溃了,他连滚带爬地扑上前,抓住“秃鹫”的衣角,声音嘶哑地哀求着,“五千……五千就五千!求您了!现在就画押!”
交易完成得快如闪电。
接下来,这支来自青阳的小队,用同样冷酷而精准的方式,以远低于市价三到五成的价格,闪电般吃下了漕运码头的三个泊位,以及城南一片足以囤积十万石粮食的巨大仓库群。
他们的专业和冷酷,让在场所有投机的商贾都感到一阵发自内心的不寒而栗。
这些人不是来捡便宜的,他们是来吃尸体的。
吏部衙门附近,一家名为“醉风楼”的酒楼内,雅间里,几名中层官员正在密谈。
“听说了吗?张煜那活阎王,返京途中,沿途设卡,正在清算旧账!据说已经有三个与王家有染的县令,被他当场拿下,用囚车押着一起上路了!”一名官员面带惊恐,压低声音,仿佛在说一件足以掉脑袋的秘闻。
“老刘,你这消息早就过时了!”另一人则嗤之鼻,故作神秘地说道,“我表兄在通州驿站当差,亲眼见到青阳伯的车队。说他病得快下不了床了,脸色惨白,全靠汤药吊着命!据说,是青阳那地方邪性,把他给克着了!”
两种截然相反的谣言,如两股无形的风,吹皱了京城官场这潭深水。
有人吓得魂不附体,连夜将家中与王家往来的书信烧得一干二净;有人则心存侥幸,以为那条疯狗已是强弩之末,选择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户部衙门,档案库房门前。
气氛凝重如铁。
张煜派来的“账房”队首领,一个面容严峻、眼神如刀的中年书吏,手持盖着“青阳伯”官防大印的文书,声音平稳,却不容置疑:“奉青阳伯、户部右侍郎张大人令,即刻封存所有王家抄没资产之卷宗,由我等先行清点,以备大人到任后查验。”
户部左侍郎,吏部尚书李善的得意门生,皮笑肉不笑地挡在门前,如同一堵油滑的墙。
“这位……先生,说笑了。”他慢条斯理地说道,“库房卷宗浩繁,乃我户部最高机密,需待尚书大人手令方可启封。再者,张伯爷尚未抵京到任,此举……怕是不合规矩啊。”
“账房”首领没有与他争辩。
他只是平静地看着对方,随即缓缓转身,对着身后那十余名精干书吏,轻轻挥了挥手。
下一刻,让在场所有户部官吏都目瞪口呆的一幕发生了。
那些来自青阳的书吏,竟是齐刷刷地从随身携带的行囊中,取出早已备好的小马扎、文房四宝,就在这库房门口,一字排开,坐了下来。
他们铺开纸张,取出算盘,竟是当场开始整理自己带来的青阳账目!
算盘的噼啪声,毛笔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汇成一片沉默而坚决的交响。
他们不吵不闹,但那副“谁敢动卷宗,就从我们身上踏过去”的姿态,却比任何声嘶力竭的威胁都更具压迫感。
左侍郎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
吏部尚书府,棋室。
李善与兵部尚书陈敬正在对弈。
听着手下关于京城乱象的汇报,特别是户部那堵“人墙”的僵局,李善不怒反笑。
“哈哈哈!好啊!这正是我们想要的。”他落下一子,发出一声清脆的声响,“这条疯狗越是急着咬人,就越是会把所有人都得罪光。传我的话给户部,就说‘秉公办理’,拖着他!让他闹!闹得越大越好!”
陈敬也捻须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老辣的精光:“没错。等他回京,面对一个无人理睬的烂摊子,自然要求到我们门下。届时,先让他把那两千万两北伐军资的窟窿给老老实实地填上。等钱一到手……”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户部衙门,僵持已近一个时辰。
左侍郎的额角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正准备下令,让衙役将这群“滚刀肉”强行驱逐时,一个尖细的、懒洋洋的声音,毫无征兆地在他身后响起。
“哟,户部今天挺热闹啊。这是在门口摆摊算命呢?”
左侍郎浑身猛地一颤,僵硬地转过身,只见宫中一名眼熟的小太监,正捏着兰花指,手持女帝的随身令牌,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他连忙跪倒在地:“不……不知公公大驾……”
小太监看也未看他一眼,只是清了清嗓子,用那尖细的声音,懒洋洋地对众人说道:“陛下口谕。”
“听闻户部账目不清,恐误了北伐大计。着青阳伯的人,即刻协理。”
他顿了顿,那双细长的眼睛缓缓扫过在场所有户部官吏的脸,嘴角勾起一抹残忍的弧度。
“谁的账算不清,就拿自己的脑袋,来抵那笔账吧。”
话音落下,左侍郎双腿一软,面如死灰,当场瘫软在地。
库房那扇沉重的铁门,应声而开。
“账房”首领面无表情地站起身,掸了掸衣袍上不存在的灰尘,带着他的人,走入了那座象征着王家百年财富、也埋藏着无数秘密的宝库。
如何追书:
【友情提示】追书不用愁,免费领取红薯银币!
【安装APP】 戳这里下载客户端,在客户端内搜索:“129890”即可阅读,每日签到领银币,好书免费读!
【百度搜索】 在百度中搜索:红薯中文网,进入网站并搜索本书书号“129890”,即可找到本书。

微信内可长按识别
或在微信公众号里搜索“红薯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