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91章 青阳第一孝子

窗外的天光,如同一把灰色的钝刀,剖开了青阳县沉沉的夜色。

张煜一夜未眠。

他手中的那张薄纸,早已被手心的冷汗浸得微微发皱。

上面只有两个字,却仿佛有千钧之重,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他眼中的迷茫与恐惧,在天亮的那一刻尽数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疯狂与决绝。

圣贤书读了二十年,教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可沈大人那一堂“牧民之术”,却只教了他一件事――规则,是用来打破的。

从他踏出这房门的一刻起,他将不再是那个饱读诗书的张煜。

他是沈大人手中,一把刺向青阳县这块铁板的、最不合常理的刀。

“来人!升堂!”

一声嘶哑的呐喊,划破了县衙清晨的死寂。

县丞老刘和主簿老孙睡眼惺忪地赶到大堂时,只看到他们的新任县令,身着官袍,端坐堂上,眼中布满了血丝,神情却亢奋得有些吓人。

“大人,您……”

不等他们开口,张煜已猛地将一方沉重的县衙大印,重重地拍在了惊堂木旁!

“咚!”

那声闷响,让两名老吏的心都跟着狠狠一颤。

“本官宣布一件事。”张煜环视着堂下闻讯赶来的十几名小吏,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癫狂,“三日后,乃本县士绅之首,王德发王老爷子的七十整寿。本官决定,动用县库所有公款,为王老举办一场前所未有的寿宴!”

整个大堂,瞬间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以为自己听错了,一个个面面相觑,如同见了鬼一般。

“大……大人!”县丞老刘第一个反应过来,吓得差点当场跪下,声音都在发颤,“万万不可啊!动用公款为私人祝寿,这……这是死罪!按《大干律》,是要抄家灭族的啊!”

主簿老孙也急得满头大汗,连连作揖:“大人三思!您前途无量,切莫自误啊!”

“自误?”张煜闻言,竟是放声大笑起来,那笑声在空旷的大堂里回荡,显得格外刺耳与疯狂,“本官这是为王老爷子尽孝!王老深耕青阳数十载,德高望重,乃青阳百姓之父母!为父母贺寿,何罪之有?”

他猛地一拍桌案,对着堂下那一张张目瞪口呆的脸,声嘶力竭地吼出了那句足以载入史册的荒唐理论。

“这叫‘以孝治县’!”

县丞和主簿彻底僵住了。

他们看着眼前这个状若疯魔的年轻人,脑子里只剩下了一个念头--完了,新来的县令,是个读圣贤书读傻了的疯子。

“传我命令!”张煜无视了众人那如同看死人般的目光,开始下达一系列匪夷所思的指令,“县库所有现银,即刻清点!派人去州府,把‘锦绣阁’最贵的云锦给我包下来做寿帐!去‘醉仙楼’,把他们首席大厨连带整个后厨都给我请来!还有,省城最红的‘百花班’戏班子,不管花多少钱,三天之内,必须到青阳!”

他每说一句,堂下官吏的脸色就更白一分。

这不是在办寿宴,这分明是在用金子点火,烧着玩!

县衙的采买行动,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瞬间搅动了整个青阳县城。

“听说了吗?新来的县令疯了!要把县里所有的钱都拿去给王老头祝寿!”

“我的天!那可是咱们的税钱啊!就这么打了水漂?”

“何止!我听说光是请那个戏班子,就花了两千两!够咱们吃一年了!”

天价的采买清单,不知从何处流传开来,迅速点燃了全城百姓的怒火。

张煜的声望,在上任的第二天,便瞬间跌至谷底,成了人人唾骂的“官场孝子”、“王家之狗”。

而在县城最热闹的茶楼二楼,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

皇家督查卫的密探钱峰,正一笔一划地记录着这一切,他那张素来冷硬的脸上,是无法掩饰的困惑与震惊。

他写下的密报,字里行间都透着四个字:“无法理解”。

就在全城沸反盈天之际,张煜却亲自带着一份拟好的宴会流程和礼单,毕恭毕敬地来到了王家府邸。

“王老!学生张煜,特来请示!”

他躬着身子,姿态谦卑到了尘埃里,仿佛王德发才是真正的县令。

王老爷子在经历了最初的惊疑后,此刻看着眼前这个恨不得把“谄媚”二字刻在脸上的年轻人,心中最后一丝戒备也彻底放下了。

他接过那份礼单,只扫了一眼,便差点笑出声来。

“江南暖玉如意一对、东海夜明珠一颗、户部专供‘御贡茶’十斤……”

这哪里是礼单?

这分明是县衙的抄家清单!

“好好好!”王老爷子故作矜持地拍了拍张煜的肩膀,眼中却满是猫戏老鼠般的愉悦,“张大人有心了,有心了!如此孝心,老夫愧领了。”

他认定,这张煜就是个为了巴结自己,连身家性命都不要的蠢货。

当晚,王家府邸灯火通明,宴席之上,王老爷子将张煜呈上的礼单传给族中子弟们看,引来一阵哄堂大笑。

他捻着花白的胡须,对自己最得意的长孙说道:“看见了吗?这就是朝廷派来的读书人。骨头比谁都软。”

长孙恭维道:“还是爷爷您神威盖世,这新官上任三把火,火还没点,就先给您磕上头了。”

“哼,”王老爷子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毫不掩饰的轻蔑,“让他闹,闹得越大越好。他花的每一文钱,都是在为我们王家铺路。等这场寿宴之后,这青阳县,就该改姓王了。”

夜深人静,县城茶楼的客房内,皇家督查卫的密探钱峰,终于写完了今日的密报。

他将那张写满了荒唐见闻的纸条,小心翼翼地塞入信鸽腿上的细小竹筒。密报上,只有一句冷冰冰的、不带任何感情的判断:

“青阳县令张煜,已疯。三日内,县库将空,民怨鼎沸,静待其亡。”

“咕――”

信鸽发出一声轻鸣,振翅而起,冲破窗棂,如一道黑色的闪电,消失在飞往京城的茫茫夜色之中。

书评(0)

如何追书:

【友情提示】追书不用愁,免费领取红薯银币!

【安装APP】 戳这里下载客户端,在客户端内搜索:“129890”即可阅读,每日签到领银币,好书免费读!

【百度搜索】 在百度中搜索:红薯中文网,进入网站并搜索本书书号“129890”,即可找到本书。

微信内可长按识别

或在微信公众号里搜索“红薯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