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百七十章 江寒的手段

“你的妻子叫翠花,在城西帮人浆洗衣物。你的儿子叫狗蛋,今年五岁,最喜欢吃城南王记的糖葫芦。我说的,对吗?”

刘三的身体剧烈颤抖起来,他看着江寒,像在看一个魔鬼。

这个年轻人,不仅把他们的计划摸得一清二楚,甚至连他家人的底细都查了个底朝天!

他所有的坚持、所有的侥幸,在这一刻,被碾得粉碎。

“我说……我全都说!”刘三双膝一软,彻底跪了下去,额头重重磕在冰冷的青石板上,“求大人给我家人一条活路!”

“很好。”江寒站起身,恢复了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我这人,喜欢和聪明人打交道。”

……

半个时辰后。

巷子已经被清理干净,仿佛什么都未曾发生。

一间被临时征用的民宅内,灯火通明。

江寒坐在一张太师椅上,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

刘三像一滩烂泥,瘫在地上,已经将他所知道的一切都吐了个干净。

幽神殿在城内的另一处据点——“黑塔”的位置,以及他能接触到的十几个外围成员名单。

就在这时,门帘一挑,一个风尘仆仆的壮汉走了进来。

正是从三里亭回来的那名独立营精锐。

“指挥!”壮汉单膝跪地,双手呈上一枚小小的蜡丸,“幸不辱命,鱼已落网,这是从他身上搜出的东西。”

江-寒的目光落在蜡丸上。

他没有立刻去接,而是看向刘三。

“这是什么?”

刘三挣扎着抬头看了一眼,眼神黯淡:“是……是殿里的‘蜂信’,用来传递最紧急的情报。外面裹着蜡,里面是特制的油纸,防水防火。”

江寒这才点了点头,示意士兵将蜡丸放在桌上。

他取过一旁的小刀,小心翼翼地刮开蜡层,从里面捻出一张卷成细棍的油纸。

展开后,上面只有一行用特殊药水写成的字,字迹很淡,几乎看不清。

“‘黑塔货满,静待雀鸣’。”

江寒轻轻念出声来,然后又看向刘三。

刘三浑身一颤,连忙解释:“‘黑塔’就是我们藏匿军械的那个据点,在城南的废弃石塔。‘货满’……应该就是指我们这批东西已经运到了。至于‘雀鸣’……这是最高级别的指令代号,只有……只有‘那位大人’才能下达。”

“那位大人?”江寒的眉毛微微一挑,“他是谁?”

“我不知道!”刘三把头摇得像拨浪鼓,“我们这种级别的人,根本没资格知道他的身份。我们只知道,他在我们内部的代号,叫‘学士’。”

学士。

江寒的指尖在桌面上停住了。

他将刘三招供的名单在脑海中过了一遍,又对照着这张密信。

线索,在飞速串联。

幽神殿在云州布局已久,野心极大,甚至私造军械,图谋不轨。

要完成如此庞大的计划,必然需要一个对云州了如指掌、并且身居高位的人来做内应。

这个人,要能掩盖军械的铸造和运输,要能协调城内外的联络站,还要能第一时间掌握独立营的动向。

“学士”……

这个代号,本身就透露出很多信息。

不是将军,不是富商,而是学士。

这代表此人极有可能出身文官系统,而且地位不低,否则不足以支撑起这么大一张网。

江寒的脑海中,云州城内有头有脸的人物一个个闪过。

知州?通判?还是……

他的目光,最终停留在一个看似最不可能的名字上。

云州知州佐官,陈景明。

此人是前朝的进士,以学问渊博、书法精湛闻名,为人谦和,不争不抢,在官场上是个近乎透明的存在。

所有人都觉得他是个一心治学、无心权斗的书呆子。

可江寒却记得一个细节。

那个细节,来自半年前的一桩军需贪腐案。

案子不大,一个负责采买的校尉,贪墨了三千两银子,却做得极为风雅。

他不用寻常账本,而是用一本前朝名家的诗集,在字里行间用特制的墨水记录账目,那种墨水,写下后无色无味,需用特调的药水浸泡方能显形。

当时江寒接手此案,所有人都以为是桩无头案,他却凭着蛛丝马迹,找到了那个校尉藏匿的“诗集”,并最终破解了墨水的秘密。

结案后,江寒曾随口问过那校尉,如此精巧的玩意儿,从何得来。

校尉一脸得意,说这是从一位真正的雅士手中求来。

那位雅士,便是云州知州佐官,陈景明。

据校尉说,陈景明对外宣称这只是他研究古法制墨时,偶然得之的“趣物”,专供文人圈内好友把玩,彰显风雅,从不外传。

当时,江寒只当这是文人骚客的无聊把戏,并未深究。

可现在,这两条看似毫无关联的线索,像两条在黑暗中潜行的毒蛇,骤然在他脑中交汇,缠绕,最终指向了同一个人!

陈景明!

一个用“雅趣”作为伪装,为贪官提供隐匿罪证工具的人。

一个在幽神殿内部,代号为“学士”的人。

巧合?

江寒的指尖,在冰冷的桌面上划过一道无声的轨迹。

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巧合。

他闭上眼,陈景明那张谦和无害的脸浮现在眼前。

五十岁上下,山羊须,总是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儒衫,见谁都拱手作揖,说话慢条斯理,眼神永远像一潭古井,波澜不惊。

一个近乎被所有人忽略的官场边缘人。

可越是这样,嫌疑就越大!

这种人,就像是藏在闹市中的刺客,所有人都从他身边路过,却无人会多看他一眼。他若是要做什么,简直太容易了。

抓他?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江寒掐灭。

不行!

现在动手,证据不足。

仅凭一个贪官的供词和自己的推测,根本无法将一个进士出身的朝廷命官定罪。

更重要的是,一旦打草惊蛇,那个隐藏在“学士”背后,能下达“雀鸣”指令的“那位大人”,以及整个幽神殿在云州的盘根错节的势力会瞬间隐匿,再想找出来,难如登天。

刘三这种外围成员,死了就死了。

书评(0)

如何追书:

【友情提示】追书不用愁,免费领取红薯银币!

【安装APP】 戳这里下载客户端,在客户端内搜索:“129041”即可阅读,每日签到领银币,好书免费读!

【百度搜索】 在百度中搜索:红薯中文网,进入网站并搜索本书书号“129041”,即可找到本书。

微信内可长按识别

或在微信公众号里搜索“红薯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