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青藏地区发现的金银器

古藏族自称“暮(Bod)”汉文史籍称“吐蕃”西方文献则称“Tibet"大约与唐王朝相当今天青藏高原地区兴起了由古藏族建立吐蕃王朝原及周边地区交流过程吐蕃王国经济文化迅速发展达到相当水平金属制作成个重要手工业门类吐蕃王国已经能够生产和输金属制品史料记载向唐朝进贡礼品经常能够见到吐薔生产金银我们可以摘取几条记载以见如贞观二十年(646)唐太宗伐辽东还吐暮遣使节禄东赞来贺奉表称“夫鹅犹雁也故作金鹅奉献”“其鹅黄金铸成高七尺可实酒三斛"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吐蕃赞普遭使献金城狮子原羝等人骑并献金瓮金颇罗等”唐玄宗开元十七年(729)吐蕃赞普向唐朝献“金胡瓶金盘金碗”金城公主“又别进金鹅盘物等”这说明至公元七八世纪时期吐暮金银制作业已经了较大发展能够生产品类繁多产品美国学者谢弗指:“对唐朝文化作了贡献各国工匠吐蕃人占重要地位吐蕃以其美观珍奇以及精良工艺著称于世吐蕃献给唐朝土贡和礼品关记载次又次地列举了吐蕃大型金制品吐蕃金饰工艺世纪大奇迹

1959年文化西歲文物调查工作组西藏工作时发现两件关古代外文化交流重要文物亚——西亚制造大型银壶据当时参加文物调查工作组宿白先生介绍这件大型银壶发现时候拉萨大昭寺心佛殿第层西例正松赞干布殿内供奉关于它来历两种不同说法种说法认银壶松赞干布生前遗物;另种说法则说银壶从土里挖掘

该件壶高约70银质图像饰都采用锤揲技法鎏金装饰鎏金痕迹端开圆口口缘饰八曲口外壁饰山岳状花瓣匝空心立体羊首首后侧竖两耳首前端唇间衔圆管小流羊首喇叭状细颈前端唇间衔圆管小流羊首喇叭状细颈端饰弦四瓣球接球最大径约40相接处饰联珠四瓣球和弦组成文带文带三组大型垂饰垂饰外绕卷云心似作宝珠垂饰接由竖叶联珠垂叶组成文带图像相间布置单人弹琵琶和成组人像各两组弹琵琶者个较明确背手反弹姿态可见组人像内容攀囊壮胡持革带似拦护长髯醉胡着高勒靴幼胡屈蹲于述壮胡路并抱持其右足人物图像方还装饰列花簇

多曲圆口缘和其作立体禽兽首状细颈壶7~10世纪波斯和粟特地区流行类似羊首带柄细颈壶新疆吐鲁番回鹘时期壁画发现四瓣球西亚传统萨珊金银经常能够见到而且银壶人物服饰也具西亚特色因此宿白先生认这件银壶约7~9世纪阿姆河流城南迄呼罗珊以西地区所制作可能经过今天新疆青海区域;或者从克什来尔阿里线传入拉萨瑞土藏学家阿.海勒则认该件银壶粟特式和国汉地图案变异类型学者认“当我们考虑这件银壶产地时方面固然要考虑到它与西亚地区可能存若干联系但另方面也不能排除它由吐蕃人按照自所习惯生活方式自行设计创作这种可能性”之意即认该件银壶可能吐蕃产品目前材料不足征情况要确定此件银壶产地并不容易退步说即便产地能够确定也不足以说明问题古代制作既与产地也与生产制作者某地生产其生产者并不定就当地人不排除外来工匠制作可能如果产地既定制作者也能确定当地工匠那么文化属性就比较容易确定但如果制作工匠外来移民那么物即使制作于某地也不能说它就该地所属文化风格产物就这件银壶而言虽然现还不能断言它产地和制作者但其包含西亚乃至于西藏本土些特点等多种因素应该疑问因此我们不妨可以说这件银壹正当时东西方多种文化交流融合背景产物

四川大学霍巍教授从流散海外文物发现几件带把银杯和带把银碗据他研究这几件文物属于吐著仿粟特风格金银与苏联学者亚地区发现粟特制品比较说法应当可以成立

近年德国学者洪扎河谷地带进行了长期调查发现大量与粟特佛教相关遗迹这些发现说明了这里亚与国地区条重要通道我们怀疑粟特文化影响及于吐蕃走应该就这条通道

2001年半年和2002年半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宁征集到35件从都兰吐备墓葬盗掘文物动物造型20件包括容和俑两类

都兰被盗这批银提梁壶翼羊壶两件动物造型容

提梁壶高7长9.2宽3.8成鸭头顶半圆饰物孔可以注水孔径1.1两侧纵向铆焊两环再连接两根弧提梁带子口小盖盖顶链条与提梁相连和背凸起羽毛莲花两侧凸起翅膀凸起用细线刻短线条椭圆圈足长3.7宽2.6腹用短线条刻画近似菱羽毛方以细线刻流畅缠枝蔓草

翼羊高6.5长10宽4.4底板长7.3宽4.4成大角羊羊作卧姿两侧带翼两腿各向毛饰流水小管

都兰被盗这批银另外18件鹿狮等动物

牛俑高6.2长9宽3.8成卧姿两牛角尖向内弯曲作怒目圆睁昂首嘶鸣状平板和没平板两种带平板尾巴向左侧方不带平板尾巴卷向左侧方带平板3件不带平板1件前后腿均突头顶均以细线刻画卷草

虎俑高6.2长9宽4.5成卧姿四腿伸向前怒目圆睁张口嘶鸣象十分凶狠无平板尾巴向直立反卷四腿和尾巴分别铸造然后再焊接两半然后再焊合虎头和腿均凸明显头顶和全均以细线头弯勾以表现鬃毛

狗俑高2.5长4.9宽2.1成卧姿四腿伸向前方两耳直立狼狗尾巴平伸向后方成三瓣花奇特以短细刻画鬃毛整个系整体锤揲而成

獅俑高5.7长7.2宽3.8卧姿四腿伸向前方焊接长方平板先锤揲两半再焊合尾巴向右侧方反卷均凸明显圈向鬃毛7个竖向卷毛结毛结两侧7对鬃毛横向展开向以细线表示三瓣小花作装饰头顶用细线条刻忍冬花结正面刻“山”字图案嘴角两侧各钻对称小孔

羊俑卧姿高6.6长9.4宽3.8长方平板先锤揲两半然后再焊合羊头蹄与尾巴均凸明显两向弯曲羊尾羊角方两侧卷曲羊毛亦凸两眼圆睁作张口嘶鸣状胡须头顶均用细线刻画卷毛与牛相同

卧姿高7.5长9宽3.2未见长方平板耳与椭圆挡片分别铸造然后再焊接整个先锤揲两半再焊合尾等均凸浮雕效果极好鬃毛经过修剪齐整样式头顶和脖间及根鬃毛各向左右两侧分开线细线描画眉毛尾卷向左侧整个均用头弯曲细线刻画卷毛口微张作嘶鸣状牙清晰竖向椭圆长3.2宽1.7并焊同样大小挡片

立姿高9长10.2宽3.3未见长方平板整个前腿伸直后腿略屈作惊急停状象十分生动耳与四蹄分别制造然后再焊接整个型也先锤揲两半再焊合尾等均凸浮雕效果极好脖子鬃毛也经过剪修整齐样式未凸均以条细线描画无眉毛尾卷向后方嘴微张作嘶鸣状牙清晰两侧用细线条刻画翅膀以显示匹翼其余用弯曲细线刻画卷毛翅膀饰以网格和鳞片

卧鹿俑卧姿高9.2长12宽3.5长方平板尾毛分别铸造然后焊接鹿整个先锤揲两半然后再焊合鹿鹿角4叉花角耳朵亦向后直立以短线显示眉毛鹿头顶和整个鹿均用头弯曲细线刻画卷毛腹底竖向椭圆长0.9宽0.4头顶以细线錾刻单线忍冬

立鹿俑立姿高14长12宽3.5长方平板尾等分别制造然后再焊接鹿整个先分别锤两半然后再焊合鹿腿与蹄尾均凸向后延伸鹿角鹿角四叉花角鹿耳亦向后直立眼睛以短线显示眉毛鹿头顶和整个鹿均用弯曲细线刻画卷毛竖向椭圆长0.9宽0.4鹿头顶以细线錾刻单线忍冬

刊布这批许新国先生认这批银典型栗特风格但俑方加方板则原影响所致事实这批情况可能更复杂这批银既受到了粟特地区影响原汉地影响吐蕃地区自某些特点还可能来自草原游牧地区影响包含多元因素混合体不论方板底座不带方板底座鹿等动物都可以时代更早古代大夏地区遗物发现相似物也能8世纪突厥贵族墓葬找到非常近似作品因此可以说这批银恰恰反映了丝绸之路多种文化相互交织个侧面而多元与混杂也正丝绸之路最引入人胜之处

书评(0)

如何追书:

【友情提示】追书不用愁,免费领取红薯银币!

【安装APP】 戳这里下载客户端,在客户端内搜索:“102132”即可阅读,每日签到领银币,好书免费读!

【百度搜索】 在百度中搜索:红薯中文网,进入网站并搜索本书书号“102132”,即可找到本书。

微信内可长按识别

或在微信公众号里搜索“红薯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