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微明,一线惨白的晨光艰难地刺破林间浓雾。
魏延率领的残部已狂奔出数十里,胯下的战马口吐白沫,四蹄发软,终于在一片僻静的山林中支撑不住,轰然倒下。
幸存者们翻身落地,个个带伤,浑身浴血,疲惫得连站立的力气都没有,只能靠着冰冷的树干大口喘息。
“清点人数!”魏延的声音嘶哑得如同破锣,他靠着一棵大树缓缓坐下,左肩的伤口早已被鲜血浸透,每一次呼吸都牵扯着钻心的剧痛。
一名负责统计的队员踉跄着走来,声音里带着无法抑制的悲怆:“队长……还能站着的,只剩下十三个了。铁牛、柱子……还有十八个兄弟,都……都没能跟上来。”
他顿了顿,声音愈发艰涩:“剩下的弟兄里,还有三个重伤,怕是……撑不了多久。”
气氛瞬间凝固,只剩下压抑的、粗重的喘息声。
出发时的四十名精锐,一夜之间,十不存三。
幸存者们默默地从怀中掏出金疮药,互相为牺牲的战友包扎着狰狞的伤口,眼中是化不开的哀伤与深入骨髓的仇恨。
在简单的伤口处理后,魏延挣扎着站起身,拖着一条伤臂,踉跄地走到那辆最重要的、车身布满了箭孔和冲击痕迹的马车前。
所有幸存者的目光,都死死地聚焦于此。
这是他们用二十七条人命换回来的最后希望。
“都让开!”魏延嘶吼一声,亲手用战刀撬开那早已被损坏的外层木箱。
箱盖打开,里面是层层叠叠的、被李澈先生称为“泡沫填充物”的怪异材料,此刻也已在剧烈的冲击中破损不堪,碎屑散落一地。
魏延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他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近乎虔诚地拨开所有破碎的缓冲物,终于露出了一个被厚重油布和软革包裹的黄铜核心箱。
箱体上,有几道浅浅的划痕。
他颤抖着手,打开了箱子。
数个大小不一、由水晶和铜架构成的精密部件,正安然无恙地躺在深蓝色的天鹅绒凹槽内,在熹微的晨光下,闪烁着梦幻般的光芒。
完好无损!
“先生的神机妙算……”魏延喃喃自语,紧绷到极致的神经终于松懈下来。
一股巨大的、难以言喻的成就感与欣慰感冲垮了所有的伤痛,他只觉得眼前一黑,险些栽倒在地。
他强撑着,回头对着那十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用尽全身力气嘶哑地喊道:“货物无损!兄弟们……没有白死!”
幸存的队员们眼中,也重新燃起了灼热的光芒。
短暂的休整,被一名负责前出侦查的斥候急促的脚步声打断。
他从林外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脸上满是惊骇与不敢置信。
“队长!不好了!”斥候的声音因恐惧而变了调,“前方三十里的安阳县,城门紧闭,已经全城戒严!城墙上……城墙上贴满了我们的画像!”
他从怀中掏出一张被揉得皱巴巴的通缉令,上面用粗劣的笔触画着他们的肖像,罪名更是触目惊心――“劫掠官银、穷凶极恶的叛匪”!
悬赏金额高得足以让任何人为之疯狂!
“不止如此!”斥候喘着粗气,继续道,“官道上,每隔十里就有一队巡逻的县兵!那个叫影七的杂碎,他用‘风闻司’的身份,已经调动了地方官府的力量,布下了一张天罗地网!”
“他娘的!他想把我们困死在这条路上!”一名队员一拳狠狠砸在身旁的树干上,恨声道。
马车的目标太大,官道已成绝路。
前有坚城,后有追兵,小队似乎陷入了必死的绝境。
刚刚才燃起的希望之火,瞬间被一盆冰水浇灭,绝望的气氛开始在残兵之中蔓延。
魏延却异常冷静。
他从怀中,取出一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早已被鲜血浸透的卷轴。
这是李澈先生在出发前,亲手交到他手上的三个“锦囊”之一。
他展开卷轴,上面是一份极其详尽的山川地理图。
“先生料到,官道可能会被封锁。”魏延指着地图上的一条不起眼的岔路,那声音里,带着一股对李澈神一般的崇拜与信赖,“‘丙字预案’之后,若遭官方通缉,则立刻启动‘乙字路线’!”
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位队员,那眼神,如同黑夜中燃烧的火焰,重新点燃了所有人的斗志。
“我们放弃所有马车和辎重,只携带核心箱和三日补给,从这里,进入黑风山脉!”
他顿了顿,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般敲在众人的心上:“路会难走百倍,但这是我们唯一活下去,并完成任务的机会!山脉的另一头,有一座废弃的‘破龙寺’,那是我们新的接应点!”
“是!”
十二名残兵齐声怒吼,声震林木!
他们迅速执行命令,将重伤员安置在用树枝和衣物扎成的简易担架上,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所有累赘,拐下官道,消失在茫茫的黑风山脉入口。
安阳县,城楼之上。
影七听着手下关于魏延一行消失在官道上的汇报,他缓缓走到垛口前,看着远处那片如巨兽般匍匐在地、连绵不绝的黑风山脉,脸上露出了一丝冰冷而残酷的微笑。
“进了山,就以为能活命吗?天真。”
他对身边的副手,用一种不带丝毫感情的语调下令:“传令下去,让司里最好的三名‘嗅地犬’过来。告诉他们,本座要活的。”
他顿了顿,那双鹰隼般的眸子里,闪烁着一种病态的、对未知力量的偏执与探求。
“我要亲口问问,那‘天雷’,到底是什么东西。”
如何追书:
【友情提示】追书不用愁,免费领取红薯银币!
【安装APP】 戳这里下载客户端,在客户端内搜索:“129891”即可阅读,每日签到领银币,好书免费读!
【百度搜索】 在百度中搜索:红薯中文网,进入网站并搜索本书书号“129891”,即可找到本书。

微信内可长按识别
或在微信公众号里搜索“红薯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