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景皇宫,太和殿,早朝。
气氛压抑得如同凝固的铅块,连角落里铜鹤香炉升起的青烟,都显得有气无力。
一名须发皆白的老御史颤巍巍地出列,手中笏板举得笔直,声音却洪亮如钟,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道德高亢:“启奏陛下!臣,有本奏请重申‘祖宗之法’!”
满朝文武的眼皮齐齐一跳,都嗅到了一股山雨欲来的味道。
“祖宗有法,地方州府,无兵部勘合,不得擅调兵马;无刑部批文,不得对有功名之士族用刑!此乃国之基石,社稷之根本!近来江南之地,风闻有异,臣恐有狂悖之徒,无视国法,动摇朝纲!恳请陛下降旨,重申此法,以儆效尤!”
老御史一番话说得慷慨陈词,声泪俱下,矛头虽未明说,但那股子针对江南的杀气,已是昭然若揭。
龙椅之上,萧青鸾一身明黄龙袍,凤目微垂,绝美的容颜上看不出半分波澜。
她静静地听着,指尖无意识地在龙椅扶手上轻轻敲击,发出极富韵律的轻响。
待老御史说完,满朝寂静,她才缓缓抬起眼帘,声音淡然,却清晰地传遍大殿的每一个角落:“爱卿所言,朕未敢或忘。祖宗之法,乃治国之圭臬。”
老御史脸上露出一丝得色。
然而,萧青鸾话锋一转,那声音里,便带上了一丝冰冷的锋锐:“但法亦有经权之别。孝宗皇帝年间,北地三州叛乱,若事事皆等京城旨意,怕是半壁江山早已沦于贼手。宣宗皇帝时,东南水患,地方官先斩后奏,开仓放粮,活人无数,史书亦称其为‘权变之功’。爱卿饱读诗书,难道忘了,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乎?”
她随口引用的两桩前朝旧事,如两记无形的耳光,狠狠抽在老御史的脸上,将他精心构筑的法理陷阱,拆解得七零八落。
老御史涨红了脸,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立于百官之首的摄政王萧远山,自始至终眼观鼻,鼻观心,仿佛一尊入定的老僧,嘴角却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莫测的笑意。
午后,御书房。
萧青鸾独自批阅着奏折,眉头紧锁。心腹女官呈上一碗莲子羹,低声道:“陛下,摄政王今日在朝堂上虽一言不发,但其党羽轮番上阵,皆是意有所指,恐来者不善。”
“皇叔的心思,朕岂会不知。”萧青鸾放下朱笔,揉了揉眉心,那张绝美的脸上透着一丝与年龄不符的疲惫,“他这是在等,等一个能让朕不得不低头的消息,等一把足以将死朕的刀。”
话音刚落,殿外传来内侍急促的通报声,那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变调:“报!桃源县八百里加急,信使已在殿外等候!”
萧青鸾霍然起身!
原本满身的疲惫瞬间被一抹锐利如剑的光芒取代,她那双总是带着几分清冷的凤眸,在这一刻亮得惊人。
她沉声道:“宣!”
御书房内室,屏退左右。
萧青鸾独自展开那封熟悉的信,那熟悉的、略带几分不羁的字迹,让她紧绷的心弦微微一松。
当她看到“崔氏谋逆……不得不行雷霆手段”时,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她预料到江南会有大动作,却没想到,他竟真的敢把天给捅破了。
当读到“其罪在我,若朝堂有非议,由我一力承担”时,一股难以言喻的怒火与心疼,如同岩浆般在她胸中翻涌!
这个笨蛋!
这个总是将一切风雨都理所当然地挡在她身前的笨蛋!
然而,当目光继续下移,看到“我意组建一支‘新军’……为你扫清京城一切障碍”时,她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
信上的字迹依旧云淡风轻,却透着一股要将天地都翻覆过来的霸道与温柔。
最后,是那句“另,为你所制‘千里镜’已成……勿念,安好。”
这短短几个字,如同最温暖的羽毛,轻轻拂过她心中最柔软的地方,瞬间击溃了她所有的坚冰。
她缓缓闭上眼,一滴清泪终于控制不住,顺着光洁的脸颊悄然滑落。
旋即,又被她用指尖飞快地拭去。
再睁眼时,她那双美丽的凤眸之中,所有的柔软与感动尽数褪去,只剩下一种足以让天地为之失色的、如钢铁般的坚定。
她将信小心翼翼地叠好,贴身放入怀中,那动作,仿佛是在收藏一件稀世的珍宝。
黄昏,太和殿,紧急朝会。
江南急报“如期而至”,由摄政王一派的兵部侍郎当庭呈上,奏报苏州知府沈棠“擅杀朝廷命官,血洗崔氏满门”,其言辞之惨烈,仿佛亲眼所见,引得朝野震动!
早朝那名老御史再次出列,这一次,他直接跪倒在地,声泪俱下,状若疯虎:“陛下!苏州知府沈棠,目无国法,擅杀士族,形同谋逆!其背后必有主使,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臣恳请陛下降旨,将其押解进京,明正典刑!以正国法!以安天下士子之心!”
“臣附议!”
“请陛下降旨,严惩凶徒!”
一时间,群臣附议,声浪滔天,近半朝臣跪倒在地,齐齐向龙椅上的女帝施压。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萧青鸾身上,包括摄政王那双看似平静、实则锐利如鹰的眼睛。
他想看看,这位日益成熟的侄女,在江山社稷和她那把锋利得过了头的“刀”之间,会如何抉择。
龙椅之上,萧青鸾缓缓站起。
她环视下方跪倒一片的臣子,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大殿的每一个角落:“众卿,都说完了吗?”
不等众人回答,她猛地一拍身前的龙案!
“砰!”
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让整个太和殿都为之嗡然一震!
“好一个‘擅杀命官’!好一个‘以正国法’!”她声色俱厉,那张绝美的容颜上,此刻布满了天子之怒,“朕告诉你们,崔氏之事,没有什么主使!”
她顿了顿,每一个字都如同惊雷,狠狠劈在每个人的天灵盖上!
“因为,诛杀逆贼崔衍的密诏,就是朕下的!”
此言一出,满场死寂,落针可闻!
萧青鸾手按着怀中李澈那封尚带着余温的信,仿佛能从中汲取到无穷的力量。她继续道,声音冰冷刺骨:“崔氏意图谋逆,囤积居奇,暗通倭寇,暗杀朝廷技术官员,证据确凿!沈棠奉朕密诏行事,何罪之有?”
她的目光如剑,猛地刺向那名早已惊得呆若木鸡的老御史!
“倒是你!江南之事,八百里军情塘报尚未完全抵达京城,你又是从何处得知的消息?竟比朕的信使还快!你如此急于构陷忠良,莫非……”
她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最锋利的刀锋!
“……你与崔氏逆贼,本就是一党?!”
“来人!”萧青鸾一声断喝,那声音里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帝王威仪!
“将此妖言惑众、构陷忠良之徒给朕拿下!打入天牢,严加审问!朕倒要看看,他背后到底还有谁!”
两名金甲禁军如狼似虎地冲入殿中,在那老御史惊恐到变了调的尖叫声中,将他像拖死狗一样拖了下去。
满朝文武,噤若寒蝉。
而立于百官之首的摄政王萧远山,脸上那副万年不变的、智珠在握的笑容,第一次,彻底消失了。
如何追书:
【友情提示】追书不用愁,免费领取红薯银币!
【安装APP】 戳这里下载客户端,在客户端内搜索:“129891”即可阅读,每日签到领银币,好书免费读!
【百度搜索】 在百度中搜索:红薯中文网,进入网站并搜索本书书号“129891”,即可找到本书。

微信内可长按识别
或在微信公众号里搜索“红薯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