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未明,皇城朱雀门外已是人头攒动,黑压压的一片。
数百名国子监太学生身着素服,头戴方巾,如同退潮后搁浅在滩涂上的鱼群,静默地、整齐地跪在冰冷的青石板上。
他们高举着“清君侧,诛妖佞”的横幅,在领头者的带领下,用一种带着悲壮与决绝的语调,朗声诵读着圣贤文章。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声音汇成一股洪流,冲刷着巍峨的宫墙,震动着黎明前最沉寂的长街。
京城的百姓将此地围得水泄不通,窃窃私语汇成嗡嗡的背景音。
舆论的惊涛骇浪,在王相精心的引导下,已然汇聚成足以淹没一切的力量,只待朝阳升起,便要将那座权力的孤岛彻底吞噬。
与外界的喧嚣截然相反,宰相王府的庭院内,一片静谧。
王安石身着一袭素色常服,正悠然地修剪着一盆名贵的君子兰。
晨露沾湿了翠绿的叶片,折射出晶莹的光。
他剪去一片枯黄的败叶,动作优雅而从容,仿佛在打理自己的江山。
“相爷,”管家躬身立于一旁,语气中难掩兴奋,“宫门外已聚了不下五百名太学生,祭酒大人都亲自到场了。京城百姓议论纷纷,皆言张煜乃国之巨蠹,人人得而诛之。”
王安石头也未抬,只是淡淡地点评道,声音平稳得听不出半分波澜:“民心如水,士心如火。水能载舟,火可燎原。陛下就算想保那个竖子,也得掂量一下这水火的分量。”
就在此时,一阵急促而混乱的脚步声,粗暴地撕裂了庭院的宁静。
派往青阳的亲信李全,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
他官帽歪斜,浑身泥泞,那张素来精明的脸上,此刻只剩下一种被抽走了魂魄般的、死灰色的惊恐。
“噗通!”
他重重地跪倒在地,双手颤抖地举起一个锦盒,声音嘶哑得如同两块砂纸在摩擦:“相爷……青阳……青阳的人证……带,带回来了……”
王安石修剪的手微微一顿,眉头不悦地皱起。
他缓缓放下手中的金剪,接过那只沾满了泥污的锦盒。
打开一看,他愣住了。
盒中并非他预想中的罪证状纸,也不是什么能证明张煜失败的信物。
而是一颗形态奇异、通体雪白、散发着浓郁泥土气息的菌菇,以及一卷用上好丝帛写就、末尾按满了密密麻麻血红手印的文书。
他疑惑地展开丝帛。
只看了一眼,他脸上的从容与淡定,瞬间凝固。
“青阳阖地士绅,叩谢张大人再造之恩,愿为大人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王安石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由白转青,再由青转紫!
他猛地抬起头,死死地盯着地上那个抖如筛糠的亲信。
李全哭丧着脸,将青阳的所见所闻,尤其是那本记录着十倍回报、足以让任何人都为之疯狂的账册,以及张煜最后那句诛心之语,一字不漏地、用一种近乎于梦呓的语调复述了出来。
“……他说……他说您搭的台阶,他收下了。不过,不是用来让他下的,是给您自己留着用的……”
“砰!”
王安石猛地将手中的锦盒狠狠砸在地上!
那盆他平日里视若珍宝、价值千金的君子兰,被砸得枝叶断折,泥土飞溅!
“废物!一群废物!”
他双目赤红,指着李全发出了一声不似人声的怒吼!
然而,滔天的怒火过后,涌上心头的,却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彻骨的寒意。
他终于明白,自己精心设计的杀局,从头到尾,都只是一个笑话。
他才是那个被张煜牵着鼻子走,在万众瞩目下,卖力表演的小丑!
紫宸殿内,晨光熹微。
女帝刚刚梳洗完毕,一名影卫如同鬼魅般无声无息地出现在她身后,双手呈上了一卷用特殊火漆封口的黑色密报。
女帝展开,上面记录的,正是影卫亲眼所见的青阳奇迹,以及张煜如何用那套闻所未闻的“功罪股”,将一群桀骜不驯的士绅,彻底改造成了最狂热、最忠诚的信徒。
密报的最后,附上了影卫那冷冰冰的评语:
“此人驭心之术,近乎于道。非赏罚,非权势,而是以利为钩,勾其魂魄,令其俯首。是为国之利刃,亦恐为噬主之凶兽。”
女帝看完密报,久久不语。
她将那薄薄的纸张凑到烛火之上,看着它在火焰中蜷曲、变黑、化为灰烬。
殿内的空气,仿佛都已凝固。
许久,她的嘴角,缓缓地,勾起了一抹意味深长的、冰冷的笑意。
她轻声自语,那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幽幽回荡。
“凶兽?”
“朕的江山,就需要这样的凶兽,去替朕咬死那些喂不熟的豺狼。”
她缓缓起身,望向殿外那片已被晨光染成金色的天空,眼神锐利如刀。
“传朕旨意,摆驾太和殿。”
“朕,也想听听这‘锣鼓’,究竟能敲得多响。”
“铛――”
太和殿的景阳钟被敲响,钟声浑厚悠长,传遍了整座皇城。
宫门外,跪地的太学生们精神一振,那悲壮的诵读声,瞬间化为了山呼海啸般的呐喊!
“清君侧!诛妖佞!”
“清君侧!诛妖佞!”
朝堂之上,百官肃立,气氛凝重如铁。
宰相王安石已重新整理好衣冠,压下了心中所有的惊涛骇浪,那张布满皱纹的老脸上,恢复了往日的威严与深沉。
他第一个迈入殿中,步履沉稳。
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
只能赌上毕生的声望与权柄,用殿外那滔天的舆论,逼迫御座之上的那个女人,做出他想要的选择。
所有人都已入席。
一场决定无数人命运的大戏,锣鼓喧天,即将开场。
如何追书:
【友情提示】追书不用愁,免费领取红薯银币!
【安装APP】 戳这里下载客户端,在客户端内搜索:“129890”即可阅读,每日签到领银币,好书免费读!
【百度搜索】 在百度中搜索:红薯中文网,进入网站并搜索本书书号“129890”,即可找到本书。

微信内可长按识别
或在微信公众号里搜索“红薯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