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滩上,理智已然蒸发。
昨日还是埋葬身家性命的巨大墓园,此刻已然成了遍地黄金的洞天福地。
数十名往日里养尊处优的士绅掌柜,此刻一个个状若疯魔,小心翼翼地扑到那些土堆前,用颤抖得如同风中残烛的手,捧起那一丛丛肥硕雪白的“地髓菇”,眼中爆发出最原始、最赤裸的贪婪。
“神迹!这……这是神迹啊!”
李家族长李卫更是老泪纵横,他竟是不顾满地泥泞,“噗通”一声,重重地跪倒在地。
他不是谢天谢地,而是朝着那个自始至终都平静得可怕的年轻人,一下,一下,又一下地,磕着响头,额头与冰冷的土地碰撞,发出沉闷的声响。
张煜对这一切置若罔闻。
他无视了那一张张因狂喜而扭曲的脸,也无视了那一声声近乎于朝圣般的叩拜。
他只是平静地一挥手,早已在一旁列队等候的三百户流民,便如同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无声地、高效地行动起来。
他们三人一组,一人手持统一制式的藤条箩筐,一人拿着锋利的小刀,另一人则捧着一台小巧的便携手秤。
他们动作标准,神情肃穆,小心翼翼地将一朵朵“地髓菇”从根部割下,称重,记录,再放入筐中。
整个采收过程,行云流水,充满了某种工业化般的、令人心悸的秩序感。
另一边,几口早已备好的巨大钱箱被轰然打开,在阴沉的天色下,那满箱的银锭和铜钱,竟反射出比太阳更耀眼、也更诱人的光芒!
“第一批,李卫掌柜,收购‘地髓菇’三百二十斤,按每斤三百文计,共计白银九十六两。扣除本金,实发八十六两四钱!”
书吏高声唱喏,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
李家族长第一个领到了他那份十倍于本金的现银。
当那沉甸甸的银锭落入他手中的那一刻,那冰冷的触感和金属撞击的清脆声响,仿佛一道惊雷,狠狠劈在了在场所有士绅的天灵盖上!
他们的呼吸,瞬间变得粗重,眼神中的贪婪之火,被彻底点燃!
“我的!快!快称我的!”
“让开!是我先来的!”
整个场面,彻底沸腾了。
在这片喧嚣与狂热的中心,左都御史崔鉴独自站在原地,如同一尊被遗忘的石像。
他踉跄着后退一步,又一步,脑海中疯狂地复盘着这几日发生的一切。
他猛然惊觉,从自己被那场荒唐的寿宴激怒,到暗中派人调查农事,再到义愤填膺地写下那份痛斥“妖术乱政”的奏疏,每一步,似乎都有一只无形的手在背后引导。
他不是在揭露阴谋。
他是在为一个即将上演的“神迹”,搭建舞台,预热气氛,甚至……亲自担任那个奔走相告的报幕员!
就在发放完第一批款项,所有人的情绪都达到顶点时,张煜轻轻拍了拍手,示意众人安静。
他微笑着,在那一张张因暴富而涨红的脸上缓缓扫过,轻飘飘地抛出了一个问题:
“诸位,钱是赚到了。但你们有没有想过,这‘地髓菇’,除了我,青阳境内,乃至整个天下,还有谁会用三百文一斤的价格来收购?”
整个白鹭滩的喧嚣,在这一瞬间戛然而止!
掌柜们的狂热,如同被一盆冰水当头浇下,瞬间冷却。
他们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一个个呆若木鸡,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他们这才意识到一个恐怖的事实:他们创造了财富,但他们没有能力将财富变现。
他们唯一的买家,只有张煜。
张煜随即宣布了新的规则。
“即日起,发展司将作为‘地髓髓菇’的唯一指定收购方与销售方。”
他走到那群噤若寒蝉的掌柜面前,为他们描绘了一幅闻所未闻的宏大蓝图。
“此物,果腹只是它最低等的价值。它真正的价值,在于‘稀缺’,在于‘故事’。”他指着脚下这片曾经的死亡之地,声音里带着一丝魔鬼般的诱惑,“我们将把它包装成‘盐碱地里长出的祥瑞’,通过特殊渠道,以十倍、百倍于此的价格,卖给京城里那些一掷千金、追求奇珍异食的王公贵族。”
他顿了顿,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冰冷的锤子,狠狠砸在所有人的心上。
“所以,它的价值来源于稀缺。产量,必须由我发展司严格控制。”
这套“品牌营销”和“渠道为王”的组合拳,彻底超出了这些古代商人的认知范畴。
他们在巨大的利润诱惑和被彻底垄断的恐惧面前,只能选择臣服,彻底沦为这套新体系中最忠诚的螺丝钉。
解释完这套全新的商业模式后,张煜缓缓转身,走向那个自始至终都呆立原地、仿佛被抽掉了魂魄的崔鉴。
在众人惊疑不定的目光中,他竟是对着崔鉴,深深地、郑重地躬身一拜。
“说起来,‘地髓菇’要名扬天下,还需多谢崔大人。”
张煜的声音不大,却充满了发自内心的“诚恳”,清晰地传入了每一个人的耳中。
“您那份加急送往京城的奏疏,想必已经将青阳的‘奇迹’渲染得惊心动魄,把下官描绘成了一个虚耗钱粮、蛊惑人心的国之巨蠹了吧?”
他直起身,脸上露出了一个和煦如春风般的微笑。
“这可比任何广告都有效,为下官省去了无数口舌。这份奏疏,是最好的‘捷报’,为‘地髓菇’未到京城,便先声夺人,立下了头功。”
崔鉴闻言,身体剧烈地一晃,嘴唇瞬间发白,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终于明白,自己赌上毕生清誉射出的那支箭,最终竟成了对方加冕仪式上,那一声最响亮、也最讽刺的礼炮。
他的骄傲,他的坚持,他的圣贤之道,在这一刻,被碾得粉碎。
章节结尾,张煜转身,对早已在一旁等候、因过度兴奋而脸色通红的心腹书吏,下达了最后的指令。
“传我的令,准备一份真正的捷报,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无人能懂的、玩味的笑意。
“记住,务必确保这份捷报,比崔大人的那份,晚到三天。”
如何追书:
【友情提示】追书不用愁,免费领取红薯银币!
【安装APP】 戳这里下载客户端,在客户端内搜索:“129890”即可阅读,每日签到领银币,好书免费读!
【百度搜索】 在百度中搜索:红薯中文网,进入网站并搜索本书书号“129890”,即可找到本书。

微信内可长按识别
或在微信公众号里搜索“红薯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