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75章 玉玺上的指痕

沈炼转身离去。

他身后,是清风书院破碎的门楣、满地的狼藉,和一群被抽掉了灵魂、失魂落魄的人。

人群如摩西眼前的红海,无声地、却又无比迅速地为他分开了一条通路。

每一张脸上都交织着恐惧、茫然与一丝病态的敬畏。

无人敢直视他的眼睛,仿佛那平静的目光之下,就藏着能将人灵魂都估价出售的算盘。

那股曾经弥漫京城的、针对他的滔天舆论,在这一刻,被他亲手碾碎,化作了脚下无声的尘埃。

沈炼的马车缓缓驶过长街。

街道两旁,原本爬上房顶、挤满茶楼看热闹的百姓,此刻噤若寒蝉,纷纷低下头,像躲避瘟神般避让着那辆朴实无华的青布马车。

那些参与投机、血本无归的富商,一个个瘫软在自家店铺的门口,眼神空洞。

当看到沈炼的马车驶过时,他们就像见到索命的无常,身体筛糠般剧烈抖动,甚至有人当场失禁,瘫软如泥。

几个残存的太学生,在街角遥遥望着那远去的车轮。

他们眼中再无半分鄙夷与激愤,只剩下被彻底击碎了信仰之后的空洞与恐惧。

整个京城,仿佛都在他一人的气场下失声。

宿国公府,临时征用的议事厅内,气氛却与外界的死寂截然相反,充满了压抑不住的狂喜与躁动。

地上,堆积如山的,是从清流派系手中“合法”夺来的地契、商铺文书、钱庄票据。

烛火之下,这些代表着泼天财富的纸张,散发着令人心旌摇曳的光芒。

“大人!发了!我们发了!”一名心腹计吏激动得满脸通红,声音都在发颤,“粗略估算,光是这些田产地契,折算下来就不下两百万两白银!这……这足以买下半个京城了!”

张恒虽然也难掩激动,但更多的却是忧虑。他看着那堆积如山的财富,眉头紧锁:“大人,这笔钱太烫手了。清流一脉虽倒,但根基尚在,朝中盯着我们的人不计其数。如此巨额的财富,一旦被人抓住把柄,就是引火烧身啊!”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沈炼身上。

沈炼却仿佛没有看到那堆足以让任何人都为之疯狂的财富。

他只是走到桌案前,拿起一张商铺的地契,随手扔进了火盆。

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他淡淡开口,声音平淡得像是在谈论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

“藏?为什么要藏?”

他走到那堆积如山的“战利品”前,用脚尖轻轻踢了踢,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讥诮。

“在我眼里,这不是钱,这是一堆即将腐烂的肉。肉放久了,只会招来苍蝇和豺狼。”

他敲了敲桌子,语调平静,却字字如惊雷,为这堆财富的未来,定下了全新的、超越这个时代所有认知的规则。

“我要成立一个‘京城工商联合会’。所有参与此事的商人,无论输赢,都必须加入。输家,用他们手中这些资产入股,换一条活路;赢家,也要把这次赚到的部分利润投进来,换一个‘受害者’的身份和未来的平安。”

他环视着一张张因极度震惊而呆滞的脸,声音里不带一丝感情。

“我们不当恶龙。”

“我们只制定规则,让所有龙都为我们服务。”

皇宫的召见,不出所料地在黄昏时分到来。

御书房内,檀香袅袅,气氛安静得可怕。

女帝没有提清风书院半个字,甚至没有问一句关于粮价风波的事。

她只是饶有兴致地,让沈炼陪她一同欣赏着一幅新得的前朝山水画。

“沈卿,你看这幅《江山雪霁图》,笔法如何?”

“回陛下,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只是这画中高山耸立,寒江孤寂,少了些人间烟火气。”沈炼平静地回答。

每一丝沉默,都充满了试探与掂量。

直到沈炼即将告退,女帝才仿佛不经意地放下手中的茶杯,杯盖与杯沿发出一声轻响,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寂静。

她轻声道:“沈卿,朕的国库,比刘季的德行还要空。户部尚书说,今年秋税若能足额收上,已是万幸。”

她缓缓抬起眼,那双深不见底的凤目之中,看不出喜怒,却仿佛能洞穿人心。

“朕给你三个月,替朕把国库填满。”

“朕不要你加税,朕要你……”

她顿了顿,每一个字都像一块冰,重重地砸在沈炼的心上。

“……‘创造’钱。”

深夜,宿国公府的书房。

一道黑影如同鬼魅般跪在阴影里,正是昔日清流派系中地位仅次于刘季的大儒--孙翰林。

他没有求情,也没有咒骂,只是将一本厚厚的、散发着霉味的账册,用双手高高举过头顶。

“这是清流一脉在京外所有产业、人脉的暗账。”他的声音沙哑,充满了被现实彻底击垮后的疲惫与绝望,“刘季败了,但‘清流’这块招牌,在地方上还有用。”

他重重地磕了一个响头,姿态谦卑到了尘埃里。

“我……愿为大人执掌此牌,为大人‘盘活’这些资产。”

沈炼看着地上那本足以搅动整个大干王朝地方官场的“魔鬼账本”,又想起了黄昏时分,女帝那句看似荒诞、实则暗藏杀机的命令。

他缓缓走到窗前,看着窗外那轮冰冷的弯月,嘴角,勾起了一抹无人能懂的、玩味的笑意。

“创造”钱?

不。

他要做的,是为这个帝国,重新定义“钱”本身。

书评(0)

如何追书:

【友情提示】追书不用愁,免费领取红薯银币!

【安装APP】 戳这里下载客户端,在客户端内搜索:“129890”即可阅读,每日签到领银币,好书免费读!

【百度搜索】 在百度中搜索:红薯中文网,进入网站并搜索本书书号“129890”,即可找到本书。

微信内可长按识别

或在微信公众号里搜索“红薯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