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159章 芦苇荡里的“风水宝地”

清晨的薄雾带着一丝欢愉后的粘腻。

刘云天从丁丽丽那辆半旧的皮卡上下来,只觉得浑身骨头都快散了架。

他悄无声息地走回自家小楼,一头栽倒在床上,连衣服都没脱。

刚睡下不到两小时,刺耳的手机铃声便像一道催命符,将他从混沌中惊醒。

是陈若晴。

“云天!快起来!镇委的岳书记要来视察我们的项目基地!”

电话那头,陈若晴的声音因激动而尖利,每一个字都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刘云天混沌的脑子里。

他猛地从床上弹起,那点旖旎的疲惫瞬间被一股冰冷的惊慌冲得干干净净。

楼下传来一阵锅碗瓢盆的碰撞声,还夹杂着两个女人压抑不住的笑声。

“刘先生,要不要跟我们一起去爬山?”林梦莎探出半个身子,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期待。

“不了,有急事。”

刘云天头也不回地冲进厨房,动作麻利地煮了三碗清汤寡水的挂面。

他狼吞虎咽地吃完,抓起椅背上的外套便冲了出去。

“喂!”

身后,只留下两张写满错愕与失落的俏脸。

他赶到村公所时,里面空无一人。

正当他犹豫着要不要再打个电话,三个熟悉的身影从不远处的小路走了过来。

卢青青走在最前,唐芳和杨婉清跟在两侧,三人正低声讨论着什么。

“你们这是?”刘云天迎了上去。

“去烂坝看看。”卢青青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项目要启动,实地勘测是第一步。”

刘云天心头一跳,脸上却不动声色。“正好,我跟你们一起。”

四人并肩,朝着那片沉寂的沼泽地走去。

刘云天走在卢青青身旁,鼻尖萦绕着她身上淡淡的馨香,心中那份因领导视察而生的紧张,竟被一股更强烈的、做贼心虚般的窘迫所取代。

他下意识地,不敢看那片茂密的芦苇丛。

可偏偏,卢青青停下了脚步,纤长的手指精准地指向了那片承载着昨夜疯狂的狼藉之地。

“育苗池,就建在那儿吧。”她的声音清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玩味,“我看那地方,风水不错。”

刘云天的耳根“腾”地一下就红了。

他强装镇定,眼神却不受控制地飘向别处。

卢青青看着他那副窘迫的模样,嘴角的弧度愈发玩味。

她忽然凑近他,吐气如兰,声音轻得像一阵风。

“那地方,很适合干点什么吧?”

唐芳和杨婉清不明所以,也跟着笑了起来。“是啊,我看那儿背风向阳,确实是个好地方。”

刘云天只觉得脸颊滚烫,他硬着头皮,含糊不清地应了一句:“干……干啥都适合。”

“既然刘总也觉得好,”卢青青的笑声更清脆了,像银铃一样,“不如以后干脆在那儿建个工作室,或者直接盖栋小别墅?”

“不为过!”刘云天立刻接话,试图用投资的豪气,掩盖内心的慌乱。

可卢青青只是静静地看着他,那双清冷的眸子里,闪烁着洞悉一切的、促狭的光。

他心头一紧,感觉自己像个被戳穿了所有谎言的小丑。

“好了,说正事。”卢青青轻轻打了个响指。

刘云天刚松了半口气。

远处蜿蜒的山路上,突然传来一阵汽车引擎的轰鸣声。

陈若晴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焦急,从对讲机里炸响!

“各单位注意!领导车队已进入村口!”

众人神色一凛。

刘云天猛地回头,看向那片芦苇丛中还未干透的凌乱痕迹,心脏,骤然提到了嗓子眼。

“先建两个育苗池。”卢青青指着图纸上的一角,语气果断。

刘云天点了点头。“设备呢?”

“中配的自动冷热仪就够了,一台大概三万。”

她顿了顿,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我实验室里还有一台淘汰下来的,有点小毛病,但还能用。送你了,当备用。”

刘云天心中一喜,脸上却不动声色。

人脉,果然比钱更值钱。

卢青青领着唐芳和杨婉清,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进了沼泽地。

“育苗池的选址,必须避开主风口,水深要控制在一点二米……”

专业的讲解声,渐渐远去。

刘云天留在岸边,没过多久,丁丽丽那辆半旧的皮卡便卷着烟尘赶到。

“桥就从这里架过去,直通中心那片芦苇荡。”丁丽丽指着水面,没有半句废话。

“好。”刘云天点头。

两人三言两语,便敲定了价值数百万的工程方案,默契得像合作了半辈子。

要去芦苇荡中心勘测,却没有船。

刘云天从岸边拖来一艘破旧的竹筏,上面还长着青苔。

丁丽丽和两个老师傅看得直皱眉。

“就这个?”

竹筏晃晃悠悠地离了岸,四个人站在上面,像在玩杂技。

丁丽丽一个踉跄,下意识地抓住了刘云天的胳膊。

“不行,明天必须买艘电动的皮筏过来。”她稳住身形,语气不容置喙,“专业的事,不能靠土办法凑合。”

刘云天笑着点头,默默记下了这件事。

芦苇荡中心是一片坚实的土地,像沼泽的心脏。

“工作室建在这边,那边挖两个养鱼池。”丁丽丽在地上比划着。

刘云天拿出手机,拨通了卢青青的电话,开了免提。

“卢教授,我们现在在中心岛上……”

“记得预留出一条环岛路,还要建个小型停车场。”电话那头的声音冷静而清晰。

刘云天听着,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这盘棋,比他想象的要大得多。

他刚挂断电话,陈若晴的催命符就到了。

“云天!岳书记他们已经到烂坝了!你人呢?!”

刘云天心头一紧,抓起竹篙便往回撑。

竹筏划破平静的水面,激起层层涟漪。

他一边飞快地划着,一边整理着自己身上沾着泥水的衬衫,神情从容,心跳却快得像擂鼓。

岳振邦书记站在岸边,看着这片热火朝天的工地,脸上满是赞许。

“小刘同志,你这是为我们桃源村办了件大好事啊!”

周围响起一片附和的称赞声。

刘云天笑着回应,描绘着未来那集种植、养殖、旅游于一体的宏伟蓝图。

就在这时,他眼角的余光瞥见,远处那艘空无一人的竹筏,竟被风吹着,正缓缓地、不紧不慢地,朝着沼泽深处漂去。

上面,还摊着刚刚画好的施工图纸。

刘云天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

书评(0)

如何追书:

【友情提示】追书不用愁,免费领取红薯银币!

【安装APP】 戳这里下载客户端,在客户端内搜索:“129821”即可阅读,每日签到领银币,好书免费读!

【百度搜索】 在百度中搜索:红薯中文网,进入网站并搜索本书书号“129821”,即可找到本书。

微信内可长按识别

或在微信公众号里搜索“红薯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