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1章 翻车

马格村,一个被大山包围,中间一处平地的山村,一条小河由东向西横穿村子,在西边村口处缺口位置,还有一口大洞,洞内河水常年不断。

据传,洞内有着巨龙,在很多年以前,一个道士带着两个徒弟前来降服洞内巨龙,但最终只剩下一些肠肚顺河流了出来。

曾经有一年,一个外乡人听了这个传说,不信邪的往洞内扔了很多石头,还有一些污秽之物,没想到这人还没走出村子,天空已经乌云密布,比鹅蛋还大的冰雹接踵而至。

因此,每年的二月二,村内的居民都会集资购买一头大猪前来祭祀,以保当年风调雨顺。

后来,马格村的人越来越多,一条县道也在八十年代从县城里面修了上来,经过东南边的山崖,路过马格村而去。

在村子的最东边,一处山脊的坡脚,一栋两层的小平房坐北朝南,两侧还有两栋三开间的瓦房,中间是一个大院坝。

一个刚满十八岁的青年坐在靠椅上,晒着早晨的日光浴,微微眯着眼睛看着对面的县道,偶尔有一辆拖拉机或者小巴车驶过。

一个三十六七岁的妇女搬来一张四方矮桌,就放在少年的边上,准备吃早饭了。

农村的早饭一般都在九点过,中午一点过开始吃晌午。

“许姨,听说昨天在滴水崖翻下去一辆班车,还有活着的人吗?”

妇人名叫许梅,少年名叫刘天祥,每逢寒暑假都要来这里,这处房子是刘成根的,不过刘成根却不是马格村本地人,而是三十年前才来到这里。

刘成根孤身一人来到这里,那时候正是破四旧时期,当时村里面以为是从其他地方逃难过来的,打算把他当做地主来批斗,但当时村子里面发生了一件诡异的事情,死了好几个人了。

正好刘成根是个先生,把这件事处理之后,村里面也太平了下来,破四旧的事情也就在这个村子放在了一边,并且村子里面的人也允许刘成根自己选个地方居住。

没成想这一住就是小三十年了,村里面也没人知道刘成根家是什么地方的,只是在十多年以前,刘成根出去了一趟,回来的时候就带着个两岁多的刘天祥,还有一个年轻妇人许梅,还有一个中年男子周义,两人是一对夫妻,但对外都说是刘成根花钱找来的帮工。

周义从院坝外面扛着锄头走了进来,刚去了一趟地里面除草,刘成根叼着根老烟袋从平房里面走了出来。

只见许梅轻笑一下,一点也不关心的样子,开口道:“这么高的地方下去,应该是没什么人了,听说昨天县里面的领导都来了,已经安排了人下去背尸体。”

“小梅,你跟祥子说这些做什么,吓着祥子了,看我怎么收拾你。”刘成根有些生气的说着。

许梅似乎很害怕刘成根,连忙弯腰点头:“刘叔,下次不敢了。”

许梅继续进厨房端菜,周义洗了手也准备吃饭,刘天祥有些不高兴的道:“爷爷,许姨也没说什么呀,我就是有些好奇而已,能吓到我什么,再说了,我今年已经高考,已经十八了。”

刘成根连忙改变脸色,一脸的笑意:“祥子,你还小,这些东西你还是少接触的好,万一吓到了,晚上睡不好觉可叫爷爷咋弄。”

在爷爷眼中,不管刘天祥多少岁,自然是还小,而且在学校读书又能经历什么东西呢。

“爷爷,建国以后不允许动物成精,所以这能有什么。”刘天祥很肯定的说着。

刘成根叹了一口气,也没打算说什么,没等多大一会儿,一锅米饭,还有四菜一汤已经端上桌,两个肉菜,这在九十年代已经很可以了。

四人安静的吃着饭,这时候一道洪亮的声音从外面传了进来:“祥子,出去玩不?”

一个身材壮硕,一米七的少年背着个大框走进了院子,少年名叫阿土,大名就叫陈黑土。

“阿土,等一下,你吃饭没有?”刘天祥慌忙的咽了一口饭说道。

阿土走了进来,对着刘成根几人点头道:“我吃过了,刘爷爷好,周叔、许姨好。”

“阿土,你爷爷呢?”刘成根不慌不忙的问着。

阿土有些憨厚的挠头说道:“我爷爷已经在梁台上,刘爷爷,今天没多少事了,我想叫祥子一起去玩一下。”

刘天祥一听阿土的爷爷已经上了梁台上,那估计就是要去翻班车的地方,一脸的兴奋:“爷爷,我和阿土去玩一下吧,保证规规矩矩的。”

从小到大,刘成根总是告诉刘天祥很多死人场合的忌讳,同时也不让刘天祥沾染过多,不过刘天祥读书成绩好,才十八岁就已经参加了今年的高考。

所以对于这些传说中的鬼鬼怪怪,刘天祥是压根就不信的,而阿土爷孙俩是专业背尸体、捞死人的,所以一听说阿土的爷爷已经上了梁台上,就知道他们肯定要下去背尸体。

自从知道班车从滴水崖翻下去之后,刘成根就知道阿土爷孙俩这两天肯定在下面搬运尸体,又看了看这万里无云的天空,问道:“还有多少没有搬上来?”

“只有四个没有搬上来了,昨天都搞到了半夜,所以今天才有些晚了,刘爷爷放心,我让祥子站远一点就是了。”阿土拍着胸脯保证。

刘天祥也在一边央求着,本就对着刘天祥疼爱有加的刘成根只好点头答应:“去是可以,但是在阿土他们碰尸体的时候你要转过身去回避着。”

“知道了,爷爷。”刘天祥连忙把碗中的饭扒拉干净,站起来就跟着阿土朝院坝外面走去了。

两人沿着田间小路,快速的奔跑着,跑过村中间那条小河的石拱桥,然后继续朝前面跑去,沿着小路开始向着南边的山爬去。

没过多久,两人已经离开了马格村的那个窝窝里面,来到县道边上,这里有十多户人家,也属于马格村,不过叫做梁台上,因为这里正好在一道山脊上面,南北的风呼呼的刮着。

沿着县道往下走就是去往县城,滴水崖就在下面三里路的地方,此时阿土的爷爷已经牵着匹瘦马,还有村长、几个组长等人已经快到滴水崖附近了。

县道建在半山腰,左侧是陡峭的山体,而且还是风化的沉积岩,经常有石块掉落的风险,县道的右侧是一两百米深的山谷。

两人快速的追了上去,距离滴水崖还有差不多五百米的距离,两人就从右侧的一条小路往沟底走去了,因为前面实在太陡峭了,只有从这边小路下去。

九十年代的黔省农村,依旧有很大一部分人吃不饱饭,所以只要是人能去到的地方,总是会种上一些粮食,因此这座山基本上没什么树,一眼看去的,都是绿油油的绿米杆子,只不过因为土地贫瘠,玉米杆子都不高。

山坡上的地都很窄,宽的地方只有两三米,窄的地方只有四五十厘米,也只能种上一窝玉米,而且一直到沟地都有人种着玉米。

快到沟底的时候,阿土和刘天祥这才追上村长几人,两人跟在后面小声的聊着。

“阿土,班车上都有多少个人呀?”

“我们就找到了十八个。”

“没有活着的吗?问一下不就知道了嘛。”刘天祥问完就发现自己多余问了,因为他已经看到前方一条从上到下被班车碾压过的痕迹,那一片地方因为实在太陡峭,人都没办法过去,所以长了一些小灌木。

这么高的地方滚下来,能有活着的就怪了。

走在前面的阿土叹了一口气,道:“活着的倒是有,当时在下面发现还有三个人活着,不过其中一个没过多久就死了,有一个才背到上面的大路上就死了,现在还剩下一个,应该是班车司机,还在医院抢救,都还是昏迷着的,也问不了什么。”

正说着,众人已经来到了沟底,沟底还算比较平坦,也种着玉米,不过现在很多玉米都已经被拔除了,目的就是方便寻找散落的尸体。

一辆已经严重变形,就连四个轮子都已经消失了三个的班车躺在不远处,距离河边有个十多米远。

山谷底部有一条十多米宽的河流,深的地方差不多两三米,主要就是汇集两边的山水,而且在沟的源头有个叫龙潭的地方还会出水,再加上现在是雨季,所以水流比较大。

地上到处都是鲜血,班车上也被鲜血染红了,不远处躺着四具尸体,仔细看才发现有三具是尸块拼接在一起的,还有一具半个脑袋都没有了。

难以想象,在班车滚下滴水崖的瞬间,车上的人是有多绝望。

刘天祥本来没觉得有什么可怕的,此刻也是脸色惨白,尽管他一直在说建国之后不允许动物成精,但眼前的一幕还是吓着了这个少年。

很快,阿土就把四具尸体捆绑在那匹瘦马上,马鞍的两边各挂两具,因为尸体比较散,所以捆得也比较结实。

天气很热,四周已经有了苍蝇,特别是哪些血迹上面,更是爬满了苍蝇,腥臭味在微风的吹动下,直接扑鼻而来,都快让人窒息了。

接下来的一幕更是让刘天祥跑到边上哇哇的吐了起来,因为他见到阿土把背篓放在一边,捡起地上的肠肚,还有一些分不清的断臂,还有两个只有一半的脑袋。

这些东西胡乱的装在背篓里面,也分不清谁是谁的了,反正背上去之后自有政府的人去处理。

“祥子,过来把背篓提给我,还有点沉。”装了满满一背篓,毕竟都是在地上到处捡的,所以也沾了很多泥土,因此这一背篓也有一百多斤。

阿土力气大,从地上也能背起来,不过见到祥子就在不远处,也就偷个懒让祥子来帮自己一把。

刘天祥每个寒暑假都在马格村,而且两人的爷爷都是先生,经常一起给别人家做道场,做道场也就是做法事,两人自然是从小就熟悉,所以此刻的阿土已经忘了刘成根的话。

刘天祥也没多想,擦了擦嘴,捏着鼻子走了过来,然后憋着一口气把背篓提到阿土的背上。

两人还是走在后面,还没走出这下面的平地,一个年轻人就从上面跑了下来,喊道:“张村长,那个班车司机醒了,他说是有十九个人,还有一个人没有找到。”

作者胡子流氓说:

各位读者兄弟姐妹,本书就要说的就是一些民间奇谈,有些地方的说法和我所在的地方可能不一样,也有一些小弟不太清楚的,写得有些漏洞或者错误,还望各位看官见谅,多谢支持。

书评(0)

如何追书:

【友情提示】追书不用愁,免费领取红薯银币!

【安装APP】 戳这里下载客户端,在客户端内搜索:“128819”即可阅读,每日签到领银币,好书免费读!

【百度搜索】 在百度中搜索:红薯中文网,进入网站并搜索本书书号“128819”,即可找到本书。

微信内可长按识别

或在微信公众号里搜索“红薯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