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十七章 桑榆的三生三世(一)

福生趴在桌子上,忍不住又笑出来。

一旁的阿鲤瞪着死鱼眼,探出个头:“你脑袋被驴踢啦?”

“被你踢了。”福生嫌弃地戳下他的鱼头,继续趴在桌子上姨母笑。

阿鲤用鱼鳍捂住脑袋,含泪盯着她:“你不对劲。”

福生托腮,头一会往右偏,一会往左偏:“哎,你说男孩子会喜欢什么礼物啊。”

阿鲤好奇:“你问这干嘛?”

福生想了想,脸有些发烫,看似不经意道:“马上中秋节了,我给我一个朋友送礼物。”

阿鲤神秘一笑,小声揶揄道:“不会是你那个树妖小情人吧?”

福生嘴角一抽,无语道:“什么跟什么啊,不是他,你就说说嘛。”

阿鲤扑哒着自己的尾巴,打趣道:“哎呀,男孩子嘛,你做点小手工、小点心呀,这不就心动了嘛。”

“什么呀!是朋友是朋友是朋友。”

她急了她急了,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事实。

阿鲤笑得好大声,福生直接又一记重击。

“是是是。”阿鲤坏笑,“哟,你又买了块石头啊,真好看。”

阿鲤注意到福生多出的三生石。

这倒提醒福生了,差点忘了正事。福生用手触碰属于桑榆的三生石,闭上眼,感受着它的温度。

阿鲤见福生没有回应,扯着嗓子问道:“喂?女人?你在听我说话吗?”

福生跟石头一样僵在桌子旁,跟死了一样。

阿鲤依旧不死心:“女人?女人?女人--”

福生此时完全听不见,她已经彻底进入桑榆的回忆。

这回忆真长,福生从画面中,看见桑榆的三生三世。不,是很多很多前世。

三生石像有灵性似的,告诉着福生这一切。

(一)

?朝,永治32年,浚仪府长安街

这是她的第一世。

桑榆名叫花流心,长安街留青坊的学徒乐伎。

福生还蛮意外,这三生石居然还自带解说。真好,省得她做阅读理解了。

眼前的画面就是留青坊,福生只能看,不能触碰,就像是看一场戏一样。戏的一切,与福生无关。

流心扎着红头绳,穿着大红的袄子,抱着琵琶走在回留青坊的路上。背后一个小生叫住她:“姑娘的簪子掉了。”

那声音听着陌生,流心回眸定睛一看,确实是自己的簪子。

流心接过簪子,好奇地打量着这小生:“你是谁?”

小生约莫十五六的年纪,衣着简朴,气质倒尚可。看着不像什么高门子弟,流心撇撇嘴,并不用正眼看他。

福生认出这小生,这不就是炽方吗?果然这两人是有什么纠葛的。没想到炽方许久不见,混得这么惨了。至于流心的模样,也和福生见到的桑榆没有什么分别,但是丰腴了些,是另一种可爱。

当然两人性格完全不一样,桑榆总是泪眼迷迷的,福生看着心疼。而流心真是灵巧活泼,福生觉着可爱。这才是美女应该有的嘛,福生觉得自己要是有桑榆这么漂亮,早就笑死了。

咳咳,怎么感觉自己这么自恋呢,桑榆和自己长得那么像,夸她不就是夸自己吗……福生有些不好意思,收回脑海中的翻云覆雨继续盯着画面。

就见这小生施以揖礼:“不才名董易轩,字易之。江山易改的易,偃革为轩的轩。雅正派词人,寒门仕途世子。”

这神情,意气风发。

流心抬起头,不甘示弱:“我叫花流心,小字阿心。流芳百世的流,问心无愧的心。长安街留青坊的琵琶女,未来的教坊第一部。”

这神情,不可一世。

董易轩笑问:“你?教坊第一部?”

流心叉腰,得意道:“不信呀,我弹给你听?”

董易轩摇头笑道:“在下愿洗耳恭听。”

流心轩轩甚得,信手抱起琵琶,随意坐在方石凳上低眉调音。半晌后四弦一拨,边弹边唱,却听唱的是:

[游人都道、都道江南好

游人不闻、不闻江南老

颦眉青杏小 爱怜垂柳腰

秋衰恼人时 辞赋都付了/

年少频频顾 总把武陵瞧

无俸金酒杯 也将青春叨

往来车马复赔上风月调

累累无所成 朝暮不知晓//

红绫绡

破絮袄

枕着银篦钗 眼前粗茶荞

两厌处、相看处、都去了//

去年黄昏时、黄昏柳叶小

门前影绰绰、绰绰月牙高

今年黄昏时、黄昏门前讨

旧时银葫芦 典做饭上瓢//

黄褂袍

街头草

功名花烛梦 眼前铜板少

多斥骂、多异梦、都叹了/

游人呀、莫惊枝上鸟

让妾勿知春去了

抱着木檀面 弹着梦里调

这生死、这深情、算哪遭//

游人莫道、莫道江南好

游人不知江南老

游人今又听这曲江南调

游人少年梦 今又是哪遭]

是新翻的《忆江南》的曲子。

弹得算流畅,但曲调平平,无功无过,只勉强能听出拍子。福生是个外行,听不出好歹,只单觉无所触动,也不好评价什么。

董易轩按着节奏敲着两股,陪笑恭维道:“姑娘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在下如听仙乐耳暂明。”

流心只当真是在夸她,不由得笑意写在脸上,眸光微闪,笑问:“那你呢?又是何方的雅正派词人?”

董易轩双眼闪烁,挥手应道:“姑娘纸笔拿来就是,容不才提笔泼墨一番。”

笔墨既备,纸砚也齐。董易轩卷袖提笔,就见片刻功夫,纸上便现词一首。

字迹洒脱,词也明快。

就见写的是:

银辉流光灯满头,云墨不见月牙勾

两个狸子守野草,一带寒鸦迫北风。

红枫朝天凋寂夜,黄土平地起高楼。

高楼人死大厦没,老树病亡他年秋。

春笑冬泪秋多梦,往来寥寥谁不同。

总欲天上揽星月,星月也是他乡囚。

未试人间百种事,不到荒冢不道休。

无才不尝识北斗,只知北斗向吴钩。

花流心凑在一旁看,眼神满是好奇与期许。她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仍看得聚精会神,像在看什么名家大作一样。

就见她歪在一旁挡着东风,生怕风会不知好歹地把那白纸黑字,同那少年郎一并吹跑。

这便是流心第一次见到董易轩。

书评(0)

如何追书:

【友情提示】追书不用愁,免费领取红薯银币!

【安装APP】 戳这里下载客户端,在客户端内搜索:“117346”即可阅读,每日签到领银币,好书免费读!

【百度搜索】 在百度中搜索:红薯中文网,进入网站并搜索本书书号“117346”,即可找到本书。

微信内可长按识别

或在微信公众号里搜索“红薯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