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6章 排名末游的城东中学

柳城市的城区一共有四所初中,按考入市一中的升学率排名,城东中学排末游。

上一届城东中学只有2名学生考进市一中,由此可见其教学质量。

城东中学附近是一些经济效益不好的集团,比如塑料花厂、棉纺厂和机械厂,没有经济效益,没有有力的税收做支撑,城东这一片在市里面说不上话,对应的教育资源也就最差。

岑璇就在城东中学重点班读书。

刚入城东中学读书时,年级一共有五个班,每个班级70人左右。

90年代的教学风格是喜欢分快慢班和普通班,两个慢班自不必说了,几乎全班都是在混。

女学生偷偷学港台明星烫头发,课堂上看琼瑶和席绢的小说,下学了和男同学出去玩。

男学生厮混三室一厅(游戏机室,录像室,桌球室,歌舞厅),上课在书上画漫画,看金庸古龙的小说,放学了便学着天龙八部混帮会拜老大,叫嚷着要义薄云天,要两肋插刀。

代课的老师不爱管,也不能管,这里的学生打老师的事情可是时有发生的。

慢班出来的学生能考上高中的不多,他们的中考分数不会很高,初中毕业后要么缀学,要么读中专,只有少部分学生需要家里出点择校费才能继续上高中。

自1993年起,国家便不再给大中专毕业的学生包就业,导致读中专的学生报名率成断崖式下降。

不过柳城这个地方,自古学习氛围浓,家里稍微有点条件都会让孩子考大学,就算成绩太差读不了大学,好歹也要读个高中文凭。

两个普通班的学生,说起来比慢班好一些,其实也好不了多少,成绩便可以说明一切。

至于唯一的快班,顾名思义就是重点班,小升初的抽样考试中选排名前60的学生,预留了10个关系户名额,一直由该年级最好的老师来教学。

可惜,到了升初三的时候,恰好赶上中专取消包就业,有条件的家里都希望孩子能上高中,纷纷找到关系联系学校想进重点班。

求人办事的人太多,找的关系一个比一个厉害,学校招架不过来,索性出一个昏招,将快班和普通班杂糅,三个班合并成两个班,而原来普通班里甩尾的部分学生拉去慢班。

看似满足很多希望进重点班学习的学生需求,却害惨原本在重点班读书的学生。

就如同一汪清水里混进了几滴墨水,融进水里逐渐稀释,慢慢晕散开,看不清颜色,可这一汪清水却没有当初那样清亮了。

原来的重点班的学生被打散分成了两个班,更名为初三四班依旧由原来的英语老师带队担任班主任,新成立的重点班初三三班由化学老师带队担任班主任。

化学课是进入初三才开设,三班这位化学老师雷老师长期带初三毕业班不说,还一直是担任班主任,就上学期期末考试的化学平均分数来看,岑璇所在的三班比四班高出不少。

书评(0)

如何追书:

【友情提示】追书不用愁,免费领取红薯银币!

【安装APP】 戳这里下载客户端,在客户端内搜索:“110499”即可阅读,每日签到领银币,好书免费读!

【百度搜索】 在百度中搜索:红薯中文网,进入网站并搜索本书书号“110499”,即可找到本书。

微信内可长按识别

或在微信公众号里搜索“红薯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