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3章 1994年那年春

1994年春2月,刚过完元宵便开学了,岑璇小心翼翼在家和学校两点之间游走,感觉是那么的不真实。

最近岑爸岑卫国和岑妈黄翠娥的情绪有些压抑,吃饭的时候连家里长虹彩色电视里播放的午间新闻讲了啥都没在意,也没注意到女儿神情的异常。因为他们所在的柳城市塑料花厂即将公布第一批下岗职工名单。

岑爸所属后勤部维修组,虽然是厂里的一名普通电工,但是他无论是维修机器,还是养护机床设备,更换老化的电线,布置新的线路,样样在行,人又勤奋,加上无论谁,一叫便到,人缘很好,在后勤部属于公认的全能型“劳模”。

可是……

维修组的组长周选举,是个心眼比针眼还小的人,他仗着自己姐夫是厂里的书记,把持着后勤部,长期打压手底下冒尖的组员,尤为针对岑爸,那是格外的看不顺眼。

往前了说,周选举还是在岑爸后面两年进厂的,就靠着裙带关系,才爬上了小组长的位置。

现在各部门的小领导都在罗列“人浮于事,对待岗位不尽心”的职工名单,再由塑料花厂的领导班子讨论决定第一批下岗职工。

这后勤部的名单里头,怕是首当其冲的就是岑爸,所以岑家特别忧心这事。

第一批下岗的职工是最亏的,买断的钱最少不说,职工医保也没有,得自己出钱买居民医保,还得每年自己出钱交养老保险金。

岑璇知道,第一批下岗名单,真的有岑爸。

当年岑爸下岗后,为了供女儿读书,还要给农村生活的岑爷爷和岑奶奶寄每月生活费,岑爸只能孤身南下打工。

岑妈是车间的会计,在车间里还算有分量,所以塑料花厂被动下岗的名单里头不会有她。

可是岑妈是自动跑去要求下岗买断的。

现在岑璇回想起来不禁有些头疼。

当年岑爸刚南下没几天,那天傍晚,姨妈姨夫双双登门来劝岑妈跟着岑爸一起去南方打拼。

姨妈黄秀娥苦口婆心的劝说,显得是那么的真心实意,仿佛掏空了心思就是为自己亲妹子在考虑,“世道变了,这男人有钱了就变坏,你们家岑卫国一下子手上捏了三万块,又是去了南边那样的花花世界,你不跟着去?你也太放心了吧!”姨妈气势汹汹,为了显得自己的看法是非常有预见性,她重重拍了一下岑妈的手臂。

岑妈黄翠娥带着一丝苦笑,男人不在家,心里总是有些空,可又不敢表露出来,毕竟夫妻一条心,岑爸临走是千叮万嘱一定好照顾好女儿岑璇,”但是岑璇现在初三,即将面临中考呀。”

姨夫李云山撇撇嘴,独生子女就是娇气,看得再重又怎么样,一个女孩子,以后还不是别人家的,不像他们家有两个儿子,将来两老儿可以享福。

可这心里这么想,嘴上却不这么说,“孩子肯定能读书的,再说你们两口子就供这么一个孩子,还怕什么?”

姨妈家有两个小子,老大李志雄已经在省城读大学了,念的是计算机系。老二李志斌读中专,正好是79年11月底生,要知道这个表哥如果晚几天出来,姨妈和姨夫的工作就不保了。

柳城市1979年尾正式施行独生子女政策,岑璇是八零后,岑家只有她一个孩子。

书评(0)

如何追书:

【友情提示】追书不用愁,免费领取红薯银币!

【安装APP】 戳这里下载客户端,在客户端内搜索:“110499”即可阅读,每日签到领银币,好书免费读!

【百度搜索】 在百度中搜索:红薯中文网,进入网站并搜索本书书号“110499”,即可找到本书。

微信内可长按识别

或在微信公众号里搜索“红薯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