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红的宫墙,琉璃的瓦,千娇的美人儿,百变的脸。
跟着领路的宫人,走在长长的宫道里,柳颜打量着这个王朝最尊贵,最有权利的那群人,所居住的地方,心中不知是何感想。
从踏入了那道宫门起,自己一生的命运,将与这座巍峨宫城,有了脱不开的关系。
这就是自己的选择,宁可作当权者手中的一枚棋子,在朝廷中搅风弄雨,也不愿委曲求全地窝在男人的后宅,做个三从四德的无知妇人。
中秋宫宴,歌舞升平。
坐在柳父身后的柳颜,透过重重人影,小心翼翼地观察着端坐高台的帝后,心中没有畏惧,只有自己都说不清的兴奋与激动。
“太后驾到!”
大殿内的众人纷纷行礼,大启帝赵衍亲自走下龙椅,扶着太后坐下。
“都免礼吧。”
“谢太后!”
柳颜随着众人从地上站起来,刚落座,便听到太后开了金口,“哀家看到今日来了许多年轻的小姑娘,不知哪些是考入红山书院的女学子?”
柳父激动地推了一把身后的柳颜,示意她赶紧上前。
柳颜身子不稳,差点儿跌个大马趴,若不是时机不对,她真想朝渣父脸上,吐一口唾沫。
定了定神,柳颜走过去,与其他八个仪态翩翩的少女站在大殿里,一起向太后行礼。
“哪个是殷明珠?”意料之中,太后第一个点的便是考试的第一名。
一个五官清秀,气质出众的少女走出来,“臣女殷明珠,见过太后娘娘,娘娘万安。”
太后温和地说道:“你就是殷大人的千金?果然是书香门第,才气斐然,殷大人与夫人,真是教女有方。”
殷正赶紧站起来,谦恭的说道:“太后娘娘过誉了,小女不过是比别人多识得几个字,当不得娘娘这般称赞。”
“令千金是这次考试第一名,在京城闺秀之中也早有才名。若她都当不得,又有谁能当得起。”太后面容柔和,说出的话却威仪十足,“来人,将哀家的那柄白玉如意赏给殷小姐。”
“臣女谢过太后赏赐。”殷明珠谢恩道。
一旁的穆贵妃轻笑一声,打趣的说道:“太后娘娘果真是厚爱殷家的丫头,那柄上好的白玉如玉,臣妾也眼馋了好久,太后都没舍得赐给臣妾。”
“皇帝听听,好像是哀家亏待了她似的,平日里就算她惦记哀家的那点好东西了!”太后笑骂一句,“既然如此,哀家那里刚得了两斛上好的珍珠,正好你与皇后一人一半,这样就不会说哀家偏心了吧?”
“哈哈哈!还不快谢谢母后,”赵衍大笑出声,“既然母后都赏了节礼了,那朕也不吝啬,将朕准备的东西送到皇后宫里去,你们想要什么,可得好好讨好一下皇后,反正东西朕是给了!”
皇后喝茶的手微顿,“皇上贯会给臣妾找难题,是皇上自己懒得分了吧!”
这边帝后和谐,穆贵妃桌子下的手却是扭成了麻花,心里暗暗地咒骂皇后,这个碍眼的老女人!
“这次考试,你们九个的答卷哀家都看过。其中有一首诗写的极好。‘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几句诗写的,是妙极了。各位以为呢?”太后含笑问道。
“妙,确实是妙。没想到这些小丫头中,竟还有如此才情的女子。朕倒是好奇,到底是何人所写?”皇上听了,也不禁拍手大赞。
“臣等也觉得,这诗写得甚好。”下面的大臣附和道。
“不知是你们之中何人所写,站出来让哀家瞧瞧,是怎样一个妙人?”
柳颜一惊,原本以为要下一个才能轮到自己。
不过我们柳大姑娘,怎么说也是曾经的影后级别的大明星,万千粉丝对她围追堵截欢呼呐喊的大场面,什么没见过。
遇事坚决不慌,眼前的这一点场面根本不在话下。
众人只见一个身着紫衣蓝衫的小少女,向前一步缓缓行礼。
“臣女柳颜,见过太后,见过皇上、皇后,祝万福金安。”
“你就是写这首诗的人,这么小?”赵衍颇为惊讶。
一直坐在那里淡定浅笑的程皇后,也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年龄是不大?有十二岁了吗?”
“回皇后娘娘,臣女这个月就满十一岁了。”柳颜不卑不亢地答到,一举一动皆合乎宫廷礼仪。
落落大方的样子,丝毫不像一个五品官家的庶女出身。
“如此年幼便能写出这样的诗。看样子倒是个聪慧的孩子。”皇帝赞道。
“不仅聪慧,还有趣的很!”太后不知道想到什么,轻笑出声,“最后那篇文章,千文铜板花费一个月。你们可知道她是怎么答的?先是五十文买了一只农家大公鸡,卖给斗鸡之人换了八十文。又用低价卖了那斗败的伤鸡,卖于酒家賺了五文。一只鸡倒来倒去,就让她多賺了三十五个铜板。你说说这孩子,这样另辟蹊径的鬼点子,也不知道是怎么想到的。别人一千文钱用一个月,不是啃馒头就是吃咸菜。她倒是又是鸡又是蛋的,能活得滋润!”
“确实有趣,你是怎么想到的?”皇后也好奇地问道。
“这……臣女考试的前一天,刚好吃了一只鸡,那鸡甚是好吃,臣女就缠着下人多问了几句,这些都是从下人口中所知。”柳颜不好意思的回道。
“哈哈!你倒是个嘴馋的。哀家正好有两只五彩锦鸡,便赏给你了,你可不能偷偷的把它们给吃了,可要给哀家好好的养着。”
众人听到一惊,五彩锦鸡色彩斑斓,相传是凤凰的后代,寓意极深。这样突然的赏给一个家世低微的庶女,实在是让人不能不多想。
皇后听到,眼睛微闪,打趣的说道:“母后,这五彩锦鸡儿臣也喜欢的很,您不如就赏给臣妾吧,免得这小丫头嘴馋,再把它们给炖了。臣妾用自己宫中养的那一对孔雀来换,到时候把饲养孔雀的人也一并赏给她,让这丫头好好养着。”
“那孔雀不是你的心头好吗?既然你都舍得换,哀家有什么舍不得的?”
如何追书:
【友情提示】追书不用愁,免费领取红薯银币!
【安装APP】 戳这里下载客户端,在客户端内搜索:“108086”即可阅读,每日签到领银币,好书免费读!
【百度搜索】 在百度中搜索:红薯中文网,进入网站并搜索本书书号“108086”,即可找到本书。
微信内可长按识别
或在微信公众号里搜索“红薯中文网”